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熊丰、余贤红)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
赓续百年来传承的精神血脉,老区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程中,谱写了一组组铿锵的时代音符,奏响了一曲曲激越的奋斗之歌,构筑成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信念,矢志不渝
江西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后山,17棵松树苍翠挺拔。
上世纪30年代初,华屋村17名青年参加红军,相约栽下17棵松树。革命途中,他们壮烈牺牲,这些松树被称为“信念树”。
2019年5月8日,游客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参观。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当年24万人的瑞金,有11.3万人参战支前,其中有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就达到了1.08万人。
从瑞金到延安,从鄂豫皖到陕甘宁,从左右江到西柏坡……老区的英雄事迹就是最好的叙述。
2021年10月13日,游客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新华社发(徐宏星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色残暴,都挡不住老区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红色激流”。
回望历史,这样的一幕幕令人无限感怀:陈树湘被俘后毅然断肠自尽、方志敏身陷囹圄依然畅想“可爱的中国”、瞿秋白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便永不熄灭。
这是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2021年10月1日拍摄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无人机照片)。百坭村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9年3月26日,革命老区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驻村满一年,汽车行驶里程约2.5万公里。当天,黄文秀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经过一代代人接续努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8年时间,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始于信仰,成于奋斗,归于人民——百年党史前进的历史逻辑,映照着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也把爱党信党、永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印刻在老区人民心中。
深情,融于血脉
1934年10月16日,贵州困牛山。100多名红军在山上阻击追敌,但凶残的敌人裹挟老百姓做“人盾”,步步紧逼。面前是强敌和手无寸铁的群众,背后是悬崖深谷,怎么办?红军战士抱定“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的决心,纷纷砸毁枪支,集体跃身跳下70多米高的山崖……
一次次生死相依,一次次患难与共,在革命老区这片洒满热血与汗水、凝聚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上,更能读懂什么叫情浓于血,为何有党民一心。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到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长达14年的英勇斗争;从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吞万里如虎;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伟大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党之所以能在一场场历史大考中赢得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深深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不能忘记,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是老区百姓的红米饭、南瓜汤哺育了党和军队,是老区百姓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势如破竹,是老区百姓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气势如虹……
这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上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2021年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苏区政权一枝花,花根扎在穷人家;贫苦农民有了党,红色政权遍天下。”闽西老区流传的一首红色歌谣,见证着党与人民的一往情深。
我们更要始终铭记,新征程上,始终恪守对人民的承诺,顺应人民的期待,永远做老百姓“自家的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伟力。
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则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梦想,奋斗以成
2021年9月30日,在福建宁化火车站,旅客在站台上候车。新华社记者 庞梦霞 摄
今年“十一”前夕,兴泉铁路兴清段、浦梅铁路建冠段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福建宁化、清流,江西宁都、石城4个原中央苏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从当年用木头独轮车走羊肠泥土路,到建成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苏区铁路“大团圆”映射着红色热土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条圆梦之路,也是一条奋斗之路。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老区人民总是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
这是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外景(2021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军“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为解决食盐紧缺的困难,广大军民把老房子的墙根土挖出来熬硝盐……
“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井冈山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常说的一句话。靠着勤劳的双手,彭夏英如今不仅脱了贫,还当选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这是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景色(2021年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神山村这座昔日井冈山最偏远的贫困村,也变身网红打卡乡村旅游点。全村80%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从4年前的不足3000元到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几乎为零增至50多万元。
时光流转,不朽的是奋斗精神;重整行装,需要的是锲而不舍。
静静的茅坪河畔、八角楼前,一棵高大的古枫常有游客驻足凝思。这棵树长于石头缝,突破重压,长大后竟把石头撑开,一百多年过去了,依然生机盎然,一如矢志奋斗、顽强不屈的革命老区……
历史已经写就,历史正在创造,历史还将见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阔步行进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老区,锚定目标、开拓进取,必将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