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滹沱河畔的河北正定县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登城楼城墙、游古寺古塔、品特色美食、赏古城夜景……闲适惬意的古城正定,已成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热门旅游地。
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任正定县委书记,提出“半城郊型”经济等发展战略,给正定留下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工作成果,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和动力源泉。近年来,正定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立足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古城保护,着力推进“旅游兴县”,努力绘就千年古城文明新景。
点滴细节体现城市文明
5月31日,初次来到正定旅游的天津游客李涛赞不绝口:“停车和观光车免费,到处都有直饮水机,让人感觉干净整洁、舒服自在。”
新建停车场、便道施划停车位,4.48万个车位免费共享;城区景区改造提升厕所625座,农村累计改造厕所7.75万座;新改扩建常山公园、子龙广场等38个公园游园,形成开放型公共绿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26%;城市深处609条小街巷,全部整治提升,路面进行了硬化,街道、胡同实现了亮化……近年来,正定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创新实施了转变环卫模式、免费停车、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改革,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补齐民生短板,疏堵结合,清除了存在16年之久的梅山路马路市场,新建6个便民市场,5个市场退路进厅;地下地上、里子面子并重,蜘蛛网般的线缆入地435公里,完成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新区建设地下管廊49公里;改造223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新建3所幼儿园、3所小学、2所中学……一个个细微之处变化,彰显着城市为民、利民、惠民的不变初心。2017年,正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古城古韵融入城市生活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古城6.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隆兴寺、开元寺等38处文物古迹,其中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5处。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古城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
正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全力推动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依托古建筑群落,推动整体保护恢复。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24项工程,2019年全部高质量完成。同时,坚持原真性、完整性,划定8.9平方公里历史城区范围,高标准编制《正定县(正定新区)总体规划及古城风貌恢复提升规划与实施》等多项规划,各项建设都与古城风貌、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相适应。出台《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让古城保护有法可依。
据介绍,正定古城每个城门的保护方式都不一样,南城门是包括月城、瓮城、东西马道的整体系统性恢复。西城门和北城门实施的是遗址公园保护,围绕城墙修建遗址公园,将城墙置于公园之内,旁边修筑环形道路,市民既可亲近遗址,又不损坏文物。
“旅游兴县”迸发城市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夜正定大型巡游、首届古城正定风筝节、“盛世千古·梦回大唐”情景剧等30多项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五一”假期,正定接待游客116.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9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7.86%和120.46%。沿着“旅游兴县”的战略前进,正定以文旅融合激活宝贵遗产活力,把古城风貌、文化文物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旅游业成为强县富民支柱产业。
趁着古城风貌恢复提升,正定建成旺泉古街等3个特色旅游街区。地处其中的东门里村,原来逼仄的小街巷变成了开阔的商业街,村民居住的普通住房,也提升成古香古色的门面房。正定把承办好河北省第四届、石家庄市首届旅发大会作为旅游业提档升级的重大契机,建设滹沱河生态走廊和3个乡村驿站;完善全域旅游规划,按5A、4A级标准提升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出台夜经济九条措施,提升古城亮化,“正定不夜城”远近闻名。
2020年全年,正定县接待游客约1047万人次,旅游收入81.38亿元。如今的正定,历史风貌有效恢复,古城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已成为现实。(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