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杭州:文明之风浸润“天堂之城”
发表时间:2021-06-15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6月14日电(记者商意盈 马剑)斑马线上,两侧车辆安静等候,行人快速通过,这在杭州是随处可见的风景。浙江“礼让斑马线 云上看文明”直播4月上线以来,杭州斑马线让行直播网上观看量已经超亿人次、收获点赞无数。据统计,目前杭州市区主要道路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达93.91%,公交车礼让率达99%。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杭州,这个自古以来以美闻名的城市,礼让斑马线、喇叭不乱鸣、志愿服务微笑亭等文明实践品牌熠熠生辉。道德之力、思想之光、精神之美生生不息,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文明赞歌。

  “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惊世一举,“最美司机”吴斌的忍痛一刹,“最美爸爸”黄小荣的纵身一跃,这些你我身边最平凡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大爱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这是2011年7月3日拍摄的,当家人逗乐儿子时,躺在病床上的吴菊萍露出笑容。吴菊萍因徒手抱接一名从10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孩,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女孩得救了,网友们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一花引来百花开,2013年开始,杭州每年举行“最美人物”、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模范来自身边,可信、可亲。杭州“最美现象”从开始的一株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引人入胜的“风景”,转化为良好的道德风尚。

  “林大伯新年好!社区来给您送年夜饭啦!”临近牛年除夕夜,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拎着大包小包开始挨家挨户送“年夜饭”,这也是该社区连续第15年举行外来务工人员“年夜饭”活动。“邻里社区”是专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的社区,入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万名外来人员。“小候鸟”暑期班,蓝领成长工程,社区“百家宴”……“家”越来越成为邻里社区中“新杭州人”对社区文化家园的定义。

  2017年6月,杭州制定了《关于开展城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通过一系列建设工作,让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都能找到家门口的文化综合体,并明确提出目标:到2021年底,全市80%以上社区建成文化家园。

  文明体现在杭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与这个城市厚重的红色传承密不可分。

  耄耋老者和垂髫少儿在淞沪战役纪念碑前轻声交流着;外国友人在岳王庙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壮怀激烈;一群少先队员从杭州西湖博物馆雀跃而出,红色火种代代相传……杭州的红色景点里,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也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市民和游客去探寻、追问、解读历史逻辑和精神密码的大门。

这是2018年2月24日拍摄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的门口。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是杭州红色景点里的一颗明珠。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坐落着一幢青砖叠砌的历史建筑。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这部初稿有个浪漫的名字——“西湖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到2020年底,陈列馆累计接待观众126.6万人次,提供宣教讲解7200多场次,共组织宪法宣誓活动1740余批次,5.9万余人参加;线上各类活动参与人次达104.5万。

  多年来,杭州GDP增速一直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进入新时代,杭州更是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用数字赋能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是2020年4月13日拍摄的工作人员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办公。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今年以来,杭州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主题活动,上线“民呼我为”数字平台,推出了“十大平台听民意”“十大攻坚破难题”“十大关爱暖人心”“十大举措减负担”等系列举措。杭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活动,杭州致力于真正让老百姓的呼声有着落,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办实办好。

责任编辑:王欣舒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