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最高海拔有5373米。乡长次多今年刚到普玛江塘工作时,最受煎熬的是睡眠。胸闷、呼吸困难,常常是辗转反侧到天明,才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尽管睡眠困难,次多却很知足。因为来之前,有人告诉他:“那里条件太艰苦了,要保重啊!”然而,真到了普玛江塘,他发现这里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落后:暖气烧得暖暖的,柏油道路平直通畅,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截至2020年底,这个偏远而高寒的乡镇人均年收入达1.6万多元。“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是这些年发展很快,收入提高了,各项保障也基本跟上了。”次多感慨。
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这个80后年轻人已经在浪卡子的乡镇工作快10年了。从大城市回到乡村,次多一开始颇不适应。然而,从大学生村官干到驻村第一书记,再到如今在普玛江塘担任乡长,看到当地这些年来的变化,次多表示:“吃苦奉献,是为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进步和发展。大伙儿生活水平提高了,咱们的付出都值得。”
在普玛江塘,像次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格桑确拉,普玛江塘乡原党委书记,在这里工作了近7个年头,其中5年的春节和藏历新年他都留守在乡里。谈及这些年的坚守,格桑确拉动情地说:“谁不想回家过年?但是如果都走了,谁来维持基层的运行?”
“国门卫士”索朗达杰,在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工作4年多了。巡逻是他的日常工作,只不过与一般的巡逻不同,索朗达杰走的许多地方的海拔高,饱受寒风和缺氧困扰,但他从不放弃。在艰险的山路上,他和同事们不但要承担边境巡逻、社会治安管理等职能,还要经常救援往来遇困车辆。“这里海拔高、通信条件差,在这里发生事故或遇险会有很大的生命危险。”索朗达杰说。
“与其苦熬浪费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在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老西藏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像格桑确拉、次多一样的党员干部来到普玛江塘,燃烧自己的青春,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记者 徐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