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西安市鄠邑区沣化小区内分外热闹,“红马甲”们忙碌的身影汇聚成春日里亮丽的风景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鄠邑区以志愿服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把学党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引导党员群众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奏响了鄠邑区党史学习“三部曲”。
党员们与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促膝长谈,聆听党史故事、虚心求教。几位老党员有的在过去艰苦奋斗的岁月中,始终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标准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一线岗位,践行入党初心,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有的在退休后秉持对党和国家朴素而深沉的爱意,在平日里省吃俭用,疫情期间一次性交纳几千元特殊党费,70余岁高龄仍坚持经常为社区做一些打扫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们为几位老党员整理院子、扫地、擦玻璃、种植花草等,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敬意。志愿服务小分队还到80多岁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家里,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把关爱带给独居老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学习党史具有特殊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生注入昂扬的精神,为事业插上强健的翅膀。
鄠邑区除了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外,人民路社区“红色经典诵读队”奏好“先行曲”。在职党员、直管党员、居民自发组建起“红色经典诵读志愿队”,作传诵百年党史的践行者。志愿者们将小区门房、单元门口的休闲座椅作为党史诵舞台,每天茶余饭后的时间便聚在一起,为闲暇的居民群众诵读红色经典故事。
“我想通过为大家诵读党史经典故事让小区中散步的、闲聊的人们了解党史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志愿队发起人魏淑娟说。“党史流动小课堂”奏响“协奏曲”。志愿服务队的在职党员说:“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党史流动小课堂活动,到行动不便或有阅读障碍的老党员家中,为他们朗诵红色经典故事,帮助他们用智能手机线上学习党史。”
自党史流动小课堂活动开展以来,人民路社区“红色经典诵读队”已经走入25名老党员的家中送去党史“能量包”。老党员张明锦说:“我腿脚不方便,不能及时参加支部学习。现在党史小课堂被志愿者带到我身边,上门为我诵读红色经典,我真的很开心,感到很温暖。”
连日来,鄠邑区“线上线下分享交流”奏出“共鸣曲”。社区大大小小的微信群,如网格群、党员群、居民群等,也成了志愿者们细心服务的主阵地,一部部红色经典电影剧集链接,一篇篇党史小故事经常被分享在其中,还有一些老党员将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线上进行交流。随着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鄠邑区党员群众学习党史的热情高涨,邻里关系也因为“见面三分熟”的志愿服务更加融洽,收集到的居民反映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也更加具体详实。人民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白利娟说:“我们将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逐一建立清单,逐个解决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源动力。”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孟杨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