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宣讲《军礼》,中学生宣讲《光的赞歌》,大学生宣讲《中国人的汽车梦》……11月14日,同济大学举办以“恰风华百年,颂时代强音”为主题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会,同济大学时代声音传播社与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传习社、附属实验小学苗苗宣讲团的青少年讲师进行同台展示,共同讲述党史故事。会上,同济大学联合附属中小学成立“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同济大学时代声音宣讲联盟”,联手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同济大学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加强党史理论研究和阐释,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手段,将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的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把学习教育与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的顶层谋划,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深化理论阐释 推动入脑入心
11月24日,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成立,该中心是教育部、上海市共同成立的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的首批10家分中心之一。同济大学分中心将致力于推动伟大建党精神时代价值的理论集成实验室建设、基层赋能平台建设、云端咨政智库建设、智慧评估系统建设和思政课转化系统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复合型的思想宣传高地、理论研究阵地、育人育才宝地和决策咨询的重地。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应该自觉地从政治高度、学理深度、历史厚度、实践维度,深刻学习领会伟大建党精神对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意义、鲜明价值,加强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并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当中。”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说。
同济大学深化党史理论研究和阐释,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用百年党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4月17日,“中国共产党安全观的百年考察”研讨会在校举行。全国近30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应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外部风险的百年历史和经验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会议为科学研判、防范化解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启迪,对于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贯通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百年“红色金融”: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在党史学习中领会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同济大学教师撰写的一系列党史研究文章陆续发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理论创新滋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重温历史记忆 坚定红色信仰
“这里静静地躺着许多革命烈士,他们一百年前都是像你们一样的青年学生,冲在了爱国的最前面。我在这里给同学们讲一讲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的故事。”今年4月25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一堂跨越百年时空对话的沉浸式实景党课现场开讲。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总编剧、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龙平平,为近百名同济学子深情讲述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向烈士们表达深切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剧中饰演两位烈士的青年演员,也与青年学子们分享了这次塑造人物带来的诸多感动。大家一起参观龙华烈士纪念馆,重温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今年5月4日,上海新渔阳里6号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来自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4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这里激情开讲。从石库门建筑风格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外国语学社的创办,同学们结合自己专业所学,讲述着百年前的青年在这里点燃的信仰之火。这是“对话历史致敬青春”同济大学“听Ta说·时代声音”专栏首讲上线。32名“时代声音”青年讲师在接下来3个月内,分别走进14处地标场馆,开展浸润式、体验式直播,领学党史。
青年学子社会实践团纷纷奔赴革命圣地。在今年“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济忆”团队完成的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基于革命圣地英译的调查研究”荣获特等奖。团队实地走访井冈山、延安、遵义、瑞金、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和旧址,收集近千份实地英译素材,聚焦红色术语的规范性和翻译传达的准确度,制作红色文化翻译指南,构建“中国红色文化翻译术语库”,并创建红色文化外译新媒体平台。
解决“急难愁盼” 赋能育人育才
“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电话或邮件随时跟我反映情况,提出你们的建议。”12月3日,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与6位刚刚受聘上岗的学生校务助理互加微信,向他们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设立学生校务助理岗位,是同济大学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同济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具体行动。
办师生之所盼,解师生之所需。同济大学党委以“我为师生办实事”为主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开展八个专题的实践活动,确定学校层面要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为师生访问海外学术资源提供优化服务;全校1.6万余间学生宿舍年内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嘉定校区学生宿舍照明改善,宿舍里灯光明亮……一件件实事有温度、有力度,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作出了生动有力的注脚。
面对面交谈的,一方是学业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朋辈导师,另一方是在学业、升学等方面正面临些许困惑的学生。这是同济大学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推出的“济济一堂”朋辈导师“一对一”学业咨询现场的一幕。为推进“我为学生办实事”,学业发展与指导中心通过全校招募,组建了由上百名优秀学生组成的“朋辈导师人才库”,打造“一对一”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个性化学业咨询,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鼓励、引导毕业生服务基层、服务国家需求。举办“基层就业毕业生论坛周”,开展“扬帆成长营”培训,开启“直播带岗”招聘新模式,配置专人对接各地各类人才招录工作……今年,同济大学持续推进“就业引导工程”,毕业生赴重点领域就业一直保持近七成比例。11月26日,同济大学“着力‘精准’输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要”案例,入选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
高校如何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奋力开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推进,同济大学兴起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发动全校上下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谋划,将大讨论中发现的问题、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建设性的建议和针对性的举措。学校将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和支撑条件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改进与建设,形成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济大学一流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同济大学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构建新时代具有同济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谋划同济大学的发展,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作出同济人的新贡献。”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说。(记者 曹继军 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