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让古老根脉绽放时代之花
发表时间:2023-03-09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也是精神文明创建的“大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文明网推出“两会话文明”专题,报道代表委员有关履职建言,陆续编辑发布“文明主张”系列内容。

  今年,部分代表委员围绕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等话题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让文物“下凡” 走入百姓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 马萧林

  文物,绝不是静止的古董,它是活着的历史,既要保护文物安全,也要让文物“下凡”,走入百姓生活。要不断挖掘内涵、创新表达,让尘封在博物馆的文物也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姿态,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文物本身就属于那个时代的“顶流”,通过提取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表达、科技赋能,古老文物也能变成生活密友。文物只有走进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

  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推广非遗技艺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子围棋传承人 李国伟

  青年人才短缺影响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遗人才匮乏,一方面是很多传统手艺“小众化”,群众知晓度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制作技艺都要纯手工完成,需要心无旁骛,耐得住性子。培养更多传承人,需要和学校、社区、村寨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推广非遗技艺,开展知识普及等活动,激发公众的兴趣爱好。在选择非遗传承人方面,要注重德才兼备,非遗传承人要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族工艺,把它保护传承下去,世代发扬光大。

  大力扶持非遗文化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 张荣华


  非遗的活化传承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申报、轻保护”、“重宣传、轻发展”的现象等,尚未建立起非遗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要想让非遗事业更健康、良性的发展,需要考虑制定更多激励性的政策,比如调整税收政策及补贴政策提升消费者消费动力,降低非遗传承人的税负成本,建立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跨境贸易出口产业试验区。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非遗走向产业化,形成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自身造血机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传统非遗文化走出去。

  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黄晓娟

  近些年,“非遗进企业”“非遗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向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观赏价值,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系统性和教育性,在文化传承、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比起让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面向大众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激发文旅产业内生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 宗庸卓玛

  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优势,希望保护好、开发好乡村文化,将非物质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再造,使其成为乡村文化的发展资源,最终实现现代生活和文化的结合,帮助边疆地区整合文化资源,激发文旅产业内生动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助力。同时,应继续着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人才,特别是对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加强培养和提升。

  指尖技艺化为指尖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松桃苗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石丽平

  我一直在努力做两件事,一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二是让苗乡群众富起来。期待更多国际人士知道中国苗绣,希望更多文化产品富裕苗乡群众。希望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让年轻人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让他们热爱苗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同时探索“苗绣+”发展模式,让苗绣生发更多可能,绣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里就能增收。

责任编辑:杨 荃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