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里的文明风——河北省正定县荣国府景区实践基地蹲点报道
发表时间:2021-06-29来源:中国文明网

  到古城正定旅游,荣国府是人们必去的网红打卡地。作为当地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它是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荣国府景区前的牌楼。赵夫 摄

  1983年,得知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在筹拍选景,在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的推动下,正定县积极争取与拍摄方合作,聘请古建专家,建造了这座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

  “文明在这里”报道组走进这座曲径通幽、九曲回环的宅院,观怡人风景,听红楼故事,近距离感受一阵阵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一张旅游名片尽展古城之美

  入垂花门、穿花厅、过贾母院、入凤姐家……

  时隔8年,再游荣国府,山东红楼爱好者高珊依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荣国府里比之前更美了!”高珊兴奋地说,脚下的地方更换了青砖,油饰彩绘更是让这座宅院变得更加金碧辉煌,还有《红楼梦》剧情场景的电子屏幕解说,每走到一处,都把我们瞬时带入连续剧的经典场景之中。

游客在电子屏前现场体验。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荣国府是正定领改革开放之先,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旅游的经典手笔。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看得长远,把荣国府建成了永久建筑,为正定留下了一处永久性的旅游景点。”荣国府景区管理处主任于坪兰说,作为全国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荣国府开创了“古城+文化+人文”的“中国旅游正定模式”。建成至今,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200余部影视剧先后在此拍摄。

荣国府景区管理处主任于坪兰(右一)介绍景区发展情况。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近年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正定县贯彻新发展理念,接力践行“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无处不精细、无处不精美、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为标准,有效改善古城环境,推动文旅资源与新兴业态融合创新发展。

  2017年以来,正定县委、县政府拨款近5000万元,为荣国府景区建设了大观楼,更换了青砖地面,并对景区设施进行了系统改造升级。围绕周边环境提升,先后启动了宁荣街房屋修缮,向荣街、兴荣路两条街道的仿古包装,以及街道牌匾的恢复等多项综合改造提升工程。

 

宁荣街一景。正定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荣国府,不仅是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传播红楼文化为一体的经典景区,更是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领新时代文明风尚的重要实践基地。

  “景区文明体现在细节里。来到荣国府,俺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这里让人很舒心’。”游客李旭民和母亲第一次来荣国府,就被这座古城的文明之美所吸引,“这里有共享轮椅、免费直饮水,就连休闲座椅都与众不同,座椅中间安装了小茶几,能摆零食和水杯,让我们感觉特别暖心!”

  一场汉服之约彰显文化自信

  伴随着一曲《枉凝眉》,由景区员工排演的实景演出《宝黛初会》引来游客频频拍照。

  这样的场景,已成节假日荣国府里的常态。

  演出刚结束,游客贾冉带着女儿穿上华服,也来了一回古装游园。

  一路上,小姑娘听得认真,还不时要拍照留念,贾冉更是一脸欣慰:“女儿最近对国学文化很痴迷,我们早想让她近距离感受咱们国家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想到竟然在荣国府里实现了愿望!”

 

荣国府自主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正定县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古城韵味一脉相承,打造荣国府独有的旅游文化品牌,先后创排了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等诸多文化演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古城的文化内涵。

  “在新建的大观楼里,我们办起了红学大讲堂,还引入专业演出公司,推出各种曲艺演出,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进一步擦亮荣国府独有的旅游文化品牌。”于坪兰介绍,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他们还在大观楼里推出了《忆真定》沉浸式演出,全面解读正定千年历史,领略正定的千古之美。

大观楼专场演出现场。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依托红楼文化元素,文旅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开展。“目前,荣国府景区围绕红楼文化研发了270多种旅游文宣产品。”于坪兰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景区内开设了正定非遗文化产品展区,通过纸扇、刺绣等不同艺术展现形式,把正定文化植入产品,用文化留住游客,实现让游客带走文化的目的。

非遗文化“古法刺绣”工艺制作的手工荷包深受游客喜欢。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力量。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和不断培育更新的文化业态,已经成为荣国府景区探索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旅游品质的新方向,将有效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还将不断增强居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

 

游客在大观楼观看演出。安娜 摄

  一抹志愿红引领文明新风尚

  每天清晨,荣国府门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都会有两名景区工作人员和正定县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一起结伴上岗。

  经过简单分工后,他们有的在景区门前的一米线前维护秩序,有的赶往游客中心门前指路引导,还有的进入景区开展文明提醒。

志愿者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文明引导。正定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抹抹“志愿红”成了荣国府里最靓丽的一道道风景线。

  73岁的志愿者郭银娥身穿红马甲穿梭在景区里,微笑着提醒游客规范佩戴口罩。

  “我们要用微笑和热情,把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给远道而来的游客,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咱正定古城的文明和温度。”

  郭银娥是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也是平安志愿者协会的第一批志愿者,常年在正定各大景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景区内开展服务。 中国文明网 王钰 摄

  穿厅进院,荣国府的“垃圾兑换银行”吸引着不少游客的眼球。

  戴着红袖章的景区工作人员刘洁然,原本倒班休息,却在这里当起了志愿者。

  “大家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矿泉水瓶、塑料袋来我们这里兑换小礼品!”看到有游客进屋,刘洁然指着柜台里的荣国府纪念章、开瓶器、手机支架和绣着荣国府景观的扇子,给大家介绍着具体的兑换规则。

游客在“垃圾兑换银行”兑换小礼品。中国文明网 路弘 摄

  “垃圾兑换银行设置三年多来,景区的乱扔垃圾现象减少了三分之一,游客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于坪兰说。

 

荣国府里的“红马甲”。中国文明网 王钰 摄

  荣国府里时刻相伴的“红马甲”,让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古城正定的文明和谐与幸福美好。正是这一抹抹志愿红,扮靓了古城风景,引领着城市风尚。

  诚如很多熟悉正定的人所盛赞的那样:守护这一城文明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城人。【作者: “文明在这里”采访报道组 路弘(中国文明网)董昌(河北日报)】

Scan me!
责任编辑:王 小伟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