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红色名片 赓续红色血脉——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寻乌调查纪念馆
发表时间:2021-08-31来源:中国文明网

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们在留言墙下宣誓

  位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江西省寻乌县,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一片红色热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寻乌调查纪念馆,位于该县城南门外的马蹄岗,“唯实求真”的寻乌调查精神便在这里诞生。

  走进寻乌调查纪念馆,只见院内青草幽幽,树木青翠,大门口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字迹格外醒目。

毛泽东寻乌调查旧址。寻乌县委宣传部 供图

  调查研究“传家宝”代代相传

  寻乌调查纪念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由毛泽东同志旧居、寻乌调查陈列室、红军医院、红四军干部会议旧址等组成,保留着当年革命先辈曾住过的简陋房屋,有毛泽东、朱德、古柏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痕迹。

  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寻乌,做发动群众工作,驻留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对寻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而详细的考察分析,对寻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毛泽东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

  为了发扬“唯实求真”的寻乌调查精神,2017年7月到8月,围绕“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主题,中宣部调研组下沉一线,深入到寻乌多个村庄实地调研,开展了“寻乌再调查”,对寻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村风民风、乡村治理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一篓子”摸底,最终形成《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寻乌人民自强不息,两年后,以“零漏评、零错退、满意度99.2%”的优异成绩,顺利脱贫摘帽。

寻乌县党员干部在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寻乌调查纪念馆供图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熠熠生辉的寻乌调查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不断迎接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挑战。

  红色资源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5年,寻乌调查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近几年,前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各地游客逐年增多,每年都达15万人次以上,特别是寒暑假期间,以学生为主的参观人群更是络绎不绝。”讲解员何惠芳介绍道。

小朋友们在参观寻乌调查纪念馆。张慧磊 摄

  在采访中,一群红领巾尤为引人注意,他们一边聆听老师的讲解,一边认真做着笔记。

  “趁着暑假带孩子们来参观,让他们在历史故事中感受革命精神,把爱国情怀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寻乌县城北小学钟铭珍老师说。

  “正因为无数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繁荣富强的生活。今后,我们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担当起时代重任。”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队长韩鑫斌在参观寻乌调查纪念馆后备受鼓舞。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陈列馆的“我想对党说”留言墙上,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们写下对党和祖国的深情祝福,并齐声喊出铮铮誓言。

  寻乌调查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让青少年接受了红色文化教育,培育了爱国主义情怀,让“寻乌调查”这张红色名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拓宽志愿服务“朋友圈”

  近年来,寻乌县不断拓展和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多渠道传播毛泽东寻乌调查故事,多途径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据寻乌调查纪念馆馆长侯爱萍介绍,为进一步弘扬寻乌调查精神,纪念馆着手培养了一批小志愿者讲解员。

“红领巾”讲解员正在讲解。汪增泽 摄

  “刚来纪念馆时,我对寻乌调查的故事并不熟悉,经过老师们的培训指导和实践演练,讲解已经得心应手了。虽然讲解了很多遍,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红领巾”讲解员李天悦是该县城关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有空都会来纪念馆讲解。

“红领巾”讲解员李天悦在讲解。邹忠辉 摄

  “孩子们报名踊跃,学得认真,目前已培养了两批近40名小志愿者讲解员,为寻乌调查的传播注入了新活力。”侯爱萍说道。

  用文创产品“讲述”寻乌调查故事

  依托红色资源,寻乌致力于开发文旅创意产品传播寻乌调查故事。2019年,寻乌县与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合作,面向数百家全国参赛高校师生,围绕寻乌的红色历史、旅游资源等征集创意产品。

  双肩包、帆布袋、笔记本、搪瓷杯、寻乌调查纪念馆立体拼接模型等部分文创产品投放市场,参展文博会、旅博会等。

  这些植入寻乌调查精神的文创产品,或形式新颖具有艺术价值,或款式实用深受游客喜爱,实现了让游客“带走”寻乌调查精神的效果。

  “我们要搭乘数字时代的快车,把寻乌调查纪念馆搬到网上,让全国人民足不出户就能参观。”侯爱萍说,希望通过打造永远开放的红色展馆,让更多人知晓毛泽东寻乌调查精神,让唯实求真的精神薪火相传。【“文明在这里”采访报道组 谢梦云(寻乌县委宣传部)、张慧磊(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刘朝灵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