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公交“预热员”把过冬叫“闯冬关”。何来一个“闯”字?带着好奇,记者于近日来到长春市公交集团北达公司雁鸣湖公交枢纽站。这里是北达公司四车队和八车队的停车场兼办公区。
长春市的大多数公交车夜里只能露天停放,第二天无法启动。为保障老百姓出行,公交车队会指派专人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负责车辆夜间预热。四车队队长吴岩介绍说,“我们的‘预热员’都是维修、安保方面的骨干。”
入冬气温低于16℃时,公交车就需要夜间预热了。这天,最低气温零下25℃,只需夜间12点半预热一次。当气温再低一些,就要在晚上10点多和凌晨3点多两次预热。更冷的时候,夜里就需要预热三次。
虽然晚上8点才正式上岗,可7点刚过,八车队负责预热的三个小伙子就陆续到位。他们都是“80后”,最大的才28岁。年纪最小的朱贺还负责早晚高峰的疏导安保工作。匆匆打过招呼,三个人就分头忙起来,争取留点时间,在预热前打个盹。
趁着这个空当儿,吴队长带着记者驱车10多公里来到他们车队的242路公交枢纽站。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砖房,既是仓库又是“预热员”的休息室,整个屋子就靠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土炕取暖。
当我们回到雁鸣湖公交枢纽时,车队的“预热员”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启动一台车至少要两三分钟,两三台下来,就再也不想往座椅上坐了,衣服贴在身上哇凉哇凉的。”
半夜12点半,预热正式开始。黑压压的停车场,密密麻麻地停放着30辆公交车。有些车需要用电瓶帮助打火,三个小伙子先从仓库里抬出100多斤的电瓶,然后分头去发动车。
预热第一步就是打开发动机罩检查防冻液、燃气、机油的状况。随后打火启动,等发动机稳定运转,发出均匀的轰鸣声后,车辆启动完毕。这时他们再去启动下一辆。等30辆车都启动后,已过半个小时。此时,整个停车场热闹起来,一片轰鸣声,颇有万马奔腾的感觉。
车辆预热期间,他们不敢回屋,而是来回巡视,仔细听发动机的声音,就怕车因天冷熄火,燃气泄漏,引发火灾。几圈巡视下来,冻得受不住了,三个人都躲进车里歇会儿。他们中,有的呆呆地望着窗外,有的已经困倦了,蜷缩成一团。
又过了半个小时,车里的水温升到了80度,终于可以收工,他们依次把车熄灭,整个枢纽站重新恢复安静,此时已经是凌晨1点半。
回到板房,三个小伙子都聚到四车队辇为民师傅的小屋里。灯光明亮起来,四个人的情绪也上来了,有说有笑。
54岁的辇师傅是四车队的维修工兼“预热员”。他一会兴致勃勃地说,他们雪天在大雪坷垃里修车,哐哐地干,一会就一身汗,身上的热气和呼出的哈气混成一片白雾;一会儿又学老婆抱怨的样子,“你上的这是啥班,白天回家就睡,天刚擦黑就走人,一天下来脸都不洗。”
在他们的言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公交人,没日没夜地守在公交线上,“女的难出嫁,男的难成家。”八车队的三个小伙儿至今还没对象。
夜更深了,随着身子暖和起来,他们陆续回到临时搭好的床铺上休息,整个枢纽站彻底宁静下来。
“干了这个活,就得担好这份责。”回到办公室,八车队队长管庆明和记者聊起来,“我们也可以在家睡觉,可是睡不安稳啊。人守在这儿,冷点苦点,毕竟心里踏实。”
凌晨5点,八车队的驾驶员们乘班车来到枢纽站,陆续走上车打火预热,准备发车。安静了片刻的公交枢纽站又喧闹起来。7点半,明媚的阳光已照进板房,所有的车都顺利出站了。
“今天情况不错,只有三台车出现点‘冻气儿’的状况,车门有些失灵。我们的三个小伙子又忙了一早上,给处理好了。”管庆明长舒了口气,“看着一辆辆车顺利开出去,心里老敞亮了!”
“一个晚上,仅雁鸣湖公交枢纽站的8个‘预热员’就要负责60多台车的预热工作,整个长春市、吉林省又有多少人在默默坚守呢?”北达汽车公司党委书记张春雷说。
- 上一篇:
-
(走基层·探访熟悉的陌生人)巡查钢轨“保健康”
已是第一篇
-
(走基层·探访熟悉的陌生人)巡查钢轨“保健康”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孝女千里听讲座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孝女千里听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