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瘦小小的蒋秀芝显得局促,对于“草莓皇后”的称呼连称不敢当。
“形似鸡心玛瑙状,入口绵甜沁芳香。玉环贵妃如在世,不为荔枝赴南疆。”近年来,安徽省长丰县把草莓产业做得红红火火,草莓远销北京、天津,还漂洋过海,受到日本、韩国消费者的青睐。2011年,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草莓种植户7万多户,带动从业人员12.6万人,预计总产量达28万吨,亩均产值1.5万元以上,总产值25亿元。这红火的背后,草莓业带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草莓皇后”带头致富
靠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出
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安徽长丰县水湖镇李杨村,记者在蒋秀芝的“蝶恋花草莓采摘园”里,见到了这位忙碌的“草莓皇后”,她正和大伙儿忙着分拣草莓装箱,供应春节市场。
秀芝一家4口人,承包了40亩地种植草莓,两个孩子在念中学,两口子忙不过来,在附近请了15位农民工,帮助采摘、分拣和运输。“这个品种是‘红颜’,那个品种是‘丰香’……”看着娇艳欲滴的草莓,秀芝开心得合不拢嘴。
“亩产多少?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草莓收获期比较长,头年8月在大棚种植,10月就可以摘果,生产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5月。一个收获季节算下来,亩产应该在3000斤以上。价格各个季节不一样,平均下来,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除掉人工成本、大棚设施成本和生物防病害成本,一年净收入能有30万元的样子。”
据了解,1994年以前的李杨村,主要作物是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县委县政府大力提倡种植结构调整,李杨村开始摸索着搞草莓种植。这一种,种出了红火的草莓产业。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秀芝家的草莓带动了李杨村草莓生产,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种植草莓,每亩收入也能突破1万元。就这样,秀芝被县里评为“草莓皇后”。
刚开始,种植户只顾种,没有注意反季节,虽然面积大,产量高,但市场不好卖,最差的时候“一斤一毛钱都没人要”。后来,一些农户尝试大棚种植,上市时间由第二年的5月提前到当年12月,开始每斤能卖到五六元,后来由于品质不是很好,价格又跌到5角。“因为不懂得授粉,草莓口感不好,长相难看。”直到县里请来以色列专家“会诊”,蒋秀芝才知道,通过蜜蜂授粉能够避免这种问题。
先富的蒋秀芝成了领头雁,2007年成立了“兴农草莓专业合作社”,吸收200多户农民加入,传授技术,还搞起了农超对接。“要说自己还有什么期待,就希望做好草莓的深加工。”蒋秀芝说,“每年5月份的时候,天气一热果子就放不住,5毛钱一斤都没人来收了,只能烂了沤肥,如果有了深加工,就不会这么可惜了,可以做成各种产品!”
“育苗皇后”科技支农
靠服务农民率先发展
“这是草莓的茎脐,剪枝下来后,栽在地里,就可以长出一株草莓来,这种方法是传统育苗。”文文静静的沈海燕扒拉着草莓株。“我们把草莓的茎脐剪下来后,提取0.1毫米,通过培养基,在实验室脱毒育苗,周围农民用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育的苗。”
“育苗皇后”沈海燕的名头在长丰县不胫而走。在沈海燕创办的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钢构大棚里,青青的草莓苗孕育着勃勃生机。
目前,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可培育10万株“红颜”草莓脱毒原种苗和300万株脱毒草莓生产种苗。脱毒草莓苗光合作用强,果实大、口感好,而且植株抗病、耐高温、抗寒能力增强,种苗繁殖系可达50至100倍,生产优势可持续3年。
海燕是合肥人,过去做彩印生意,改行做草莓育苗,“凭的就是对农业的看好!”原来投资100多万元,发现苗子供不应求,莓农不解渴。于是在2011年,海燕又追加投资,总共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现代化的标准农业大棚60个。在用科技提升草莓产业服务农民的同时,艳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获得了率先发展的空间,每年光苗子就有100多万元的利润。
仓库里,工人正在精选草莓进行包装,“这么一个礼品盒,进了超市就能卖100元。”细细一数,一盒草莓50来颗,一颗竟然能够卖到2元。海燕并不满足于卖果子、苗子,她现在正尝试草莓盆栽的研发,让草莓不仅仅成为食品,也能成为观赏品。
“每年,长丰都会利用草莓节的平台向全国各地推销品牌,如今长丰草莓已经占据了天津、北京市场,在长丰,从育苗到种植,从授粉到采摘,还有观光旅游,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长丰县农委干部余雪莲用手比划着:“下一步,长丰还希望发展深加工业,补齐产业链的短板。这样才能让草莓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农业科技,正在改变着草莓产业的命运,壮大着长丰红火的草莓产业链。(记者牛一兵 刘杰 高云才 何聪 朱磊)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春意盎然石鼓镇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春意盎然石鼓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带着馒头上山 带着石头下山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 新风扑面来)带着馒头上山 带着石头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