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春节老例儿哪去了?
发表时间:2016-02-1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2月11日电(记者刘宝森)“今天能熬粥吗?”正月初四一早,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北王庄的于海问母亲。

  “想喝就熬。”他60多岁的母亲说。

  在农村一些地方,春节过后两三日,熬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按照老例儿却是被禁止的。因为在这时熬粥,今年的庄稼可能会“嘎巴”(音)了,意思是就像粥熬干在锅里,收成不会好。

  春节期间,记者返回河北省青县农村老家,发现像熬粥禁忌一样,磕头拜年、初一不扫地倒垃圾、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正月禁止理发、买鞋等曾经盛行的春节老例儿,如今却渐行渐远。

  在农村,不遵守这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规定,经常与不吉祥的事情关联,如正月里买鞋,被认为会带来不幸,因为“鞋”和“邪”同音。每每有年轻人不小心破了例儿,老人马上补一句“把裂儿锔起来”,在老人眼中“例儿”和“裂儿”同样谐音同意。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不少老例儿却早已成为儿时记忆。“如今很少有年三十熬夜的了,困了就去睡。像我们这些中年人有的是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睡的,像老年人,我的父亲九点多就睡下了。”青县北王庄村民刘洪峰说。

  拜年的仪式感也越来越淡。记者发现,从初一开始,北王庄的村民仍以家庭为单位,走村串户拜大年,但很少见真正行传统跪拜礼的人。寒暄问候取代了一切,而大家之间早已不“挑理儿”。

  回家过年的大二学生张宝印表示,父母很少讲老规矩,长辈对这些好像已经不是很在乎。像他一样年龄的青年们早已将电话、微信当成了拜年的主要方式,平日里整个大家庭建了群聊,走亲戚前早通过这些方式相互拜了年。

  至于村里正月初五不外出、二十五“添仓”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整个正月不能做针线活等老例儿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甚了了。

  “现在没这么多讲究了。都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对于以前的一些旧规矩早就看开了。”刘洪峰说。

  老例儿的味淡了,过年浓浓的“亲情”不变。记者发现,尽管纷至沓来的过年新方式冲击着很多过年老例儿,但新旧交接过程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亲情、团聚仍然是春节的神韵。

  老家的一位年长者说,过年时人们无非是图个吉利,不一定非得按照过去规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有些老例儿带有明显的局限,甚至缺乏科学根据,社会进步了,不能总因循守旧。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老例儿也是年俗的一部分,包括拜年在内的年俗是春节里的重要交际方式,虽然有些形式被替代,有些甚至消亡,但人们追求团圆、幸福的愿望没有变。

责任编辑:刘 鲲鹏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40394&encoding=UTF-8&data=AC_rKgAAAAcAACLoAAAAAQAw77yI5paw5pil6LWw5Z-65bGC77yJ5pil6IqC6ICB5L6L5YS_5ZOq5Y675LqG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Fugzav0KzyH98Zxy8lFEogt-2C-AhQ828q0n9w2HZnSJu6l9hVa-ampB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140394&encoding=UTF-8&data=AC_rKgAAAAcAACLoAAAAAQAw77yI5paw5pil6LWw5Z-65bGC77yJ5pil6IqC6ICB5L6L5YS_5ZOq5Y675LqG77yfAAAAAAAAAAAAAAAvMC0CFQCPSE6sVPEFYuE_irPYTTSIM5GUYwIUMkjyBuVv-STSJc8cx7CVFV18Sl0.&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