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送“兔”迎“龙”,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各地群众准备如何过年?展望新的一年,他们有什么心愿?节日期间,那些坚守岗位的职工在做什么?带着诸多问题,本报记者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受灾地区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深入各地基层一线进行实地采访。
从10日起,工人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过年·一线》专栏。一篇篇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将展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勾勒人民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今年最新推出的网络购票,意味着春运进入“e”时代,这给广大旅客带来福音。记者今天在广州火车站采访时发现,这一新举措方便了许多旅客,让他们摆脱了半夜起床排队买票的经历。但也有一些农民工表示,由于自己不会上网或缺少上网条件,网络购票只能让他们望而兴叹。对此,铁路部门表示,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问题。
“我在广州打工十多年了,今年的火车票是买得最顺利、最轻松的!”即将登上开往湖南株洲列车的任先生告诉记者,往年他都是来火车站售票厅排队买票,每次至少得排一个多小时,队伍要排到离火车票售厅1000多米以外的越秀公园。今年回家的票,是他女儿通过互联网预订的,轻松多了。
与他同行的农民工王晓峦也表示,网络购票“帮了大忙”。尽管相关程序比他想象的要繁琐些,但毕竟免除了他半夜起来排队购票的痛苦,这是“天大的好事”。
而深圳凯仕达电子有限公司25岁的员工小陈则向记者感叹:“网络购票好是好,就怕自己用不了。”由于工作太忙,他很难抽出时间排队买票,每年春运都要为火车票发愁。今年听说有了网络购票,本以为能够轻松点,但由于自己没有电脑,去网吧又担心网银支付不安全,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网络购票。
记者注意到,广州火车站购票大厅内购票的人比往年同期少了很多。每个窗口有10多个人排队,最多的时候也只有20多人,受理的速度比较快,一般只需2分钟就可以受理完一个。
在售票大厅内,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来自各行各业的农民工。他们之中,3人完成了网络购票;10人从未接触互联网,也不知道可以网络订票;两人虽然懂得上网,但却没有上网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目前网络订票、电话订票、窗口售票、代售点售票、自助售票机售票5种购票渠道中,不存在票额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实行“通售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购票一般被认为是最容易“抢票”的渠道,而很多农民工因为不懂上网、缺少条件而失去了这个渠道。
“现场排队哪里比得上网络‘下手’快?我排了三天队了,可还是买不到票。”一位农民工认为,网络购票的出现,反而使他更难买到票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农民工买票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广铁集团的电话订票与网络购票的起售日预售期是同时开放的,不存在优先照顾网络购票的时间差。这意味着,不能上网的农民工可以通过电话订票的渠道同步抢订火车票。同时,铁路部门还增开了代售点、集中取票点、站内售票窗口等,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工购票。
此外,铁道部门开通多种渠道,为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提供团体票。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员工雷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员工一般都不用担心火车票的问题,因为公司每年都会帮忙统一订票。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节前再加一把劲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节前再加一把劲
- 下一篇:
-
安徽走基层 向400万困难群众送温暖
已是最后一篇
-
安徽走基层 向400万困难群众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