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高耸如云,大巴在山谷里蜿蜒起伏的公路上颠簸,不断有乘客向乘务员索要塑料袋,车内呕吐声一片。
车走到一个小镇,转向西行,进入甘肃舟曲地界。“舟曲人民感谢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帮助”的醒目标语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过让全国人民揪心的重大灾害。
冬日里的舟曲街市热热闹闹,白龙江两岸的滨河路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山里的农牧民背着背篼,带来了柿饼、花椒、核桃、酥油等各类当地特产;操着各种口音,来自甘川两省的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走进舟曲特大泥石流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的楼房,香喷喷的肉味扑鼻而来,54岁的薛关英和妻子围着火炉低声倾谈,商量着过完年做什么,烧得正旺的火炉上,煮着大块的羊肉。就在前一天,在舟曲县城做烧烤挣钱的小女儿歇业过年,带来一大块肥嫩的羊腿给父母拜年。
泥石流发生的时候,薛关英和妻子成功逃离,但十多间砖木结构的新房和多年积累的家产顷刻间一无所有。更令他们痛心的是,薛关英成家不久的大女儿和小外孙被泥石流卷走了。
受灾后不到半年,薛关英就搬进了灾民临时安置点,政府完全提供了他们的衣食住所需。在薛关英三室一厅的住房里,客厅里放有两个木制的躺椅和两张瓷砖做的茶几,对面摆着一台21英寸彩电,家里有个微型电视接收器,电视能收看5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现在生活安稳下来了,家里所有家当都是政府给的。”如今,薛关英家做饭用上了煤气。他告诉记者,家里的煤气灶、锅碗瓢盆甚至筷子都是政府发的。就在前几天,薛关英还领到了政府发的4袋面和2000元取暖费。
泥石流灾害发生前,薛关英一直在县城做装卸工,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一家人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受灾后,薛关英一家的生活被彻底打乱,面对家徒四壁的状况和亲人的离去,薛关英情绪低沉了好长一段,“感觉生活没希望了”。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随着灾难记忆渐渐淡化,加上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薛关英重生的勇气逐渐萌发。
“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薛关英没有本钱,做不了生意,但他能吃苦,舍得出力。搬进安置点不久,薛关英就来到舟曲重建的工地上,拉沙石、抬水泥、拌石料,每天能挣七八十元。
在薛关英的带动和鼓励下,原来和他一起做装卸工的受灾工友也陆续来到工地,他们一起流汗,一起说笑,分享着彼此的快乐。
在薛关英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奋斗”特别醒目,这是薛关英的工友送给他的礼物。生活在延续,薛关英和他的工友们都越来越感觉到,政府的帮助固然重要,但生活还得靠自己努力,这样才能真正迎来希望。
“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的生活。”和薛关英待在一起的两天里,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薛关英说,过完这个年,就继续在县城的工地上干活,虽然辛苦一点,但能顾上家,“要让这个家红火起来,有新的希望”。
薛关英是家里四兄弟中的老大,老二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薛关英就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常年照料;老二的儿子从5岁起就在薛关英家,薛关英供他读完了初中。现在,他这个侄子已经22岁,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侄子是我的希望,也是我们家的希望,希望他能闯出一片天。”薛关英侄子一天天长大,成了一名壮劳力,薛关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打算让侄子去上职业学校,学个技术,将来回舟曲县城谋生发展。
和薛关英一样,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舟曲人正从大山里走来,从惨烈的记忆中走来,用自己的勤劳,耕耘着新的生活。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在舟曲城外的公路上,质朴的标语诉说着舟曲人自力更生、重建美好生活的新希望。(记者 马富春 )
- 上一篇:
-
光明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回村里给老乡拜个年
已是第一篇
-
光明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回村里给老乡拜个年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家门口的新春招聘会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家门口的新春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