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是邵东木偶戏传承学习班新年第一课开讲的日子,今年64岁高龄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初阳老先生一早就从杨桥镇赶到20公里外的县城,“要上好新年的第一课,给今年的办学开个好头”。
李初阳走进县文化馆二楼的一间舞蹈教室,已经有几个学生在里面等候了。一见老师到来,他们纷纷走上前来向老师拜年,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环顾这间教室,记者发现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偶,有包公、关公、岳飞、杨家将等23种艺术形象,它们都身披华服,头戴锦冠,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原来,为了搞好教学,李初阳不仅不要一分钱工资,还把自己表演用的全套“行头”都搬到了文化馆。
不一会儿,又有5个学生陆陆续续赶来上课了。学生姚庆红告诉老师,还有不少人因为在乡下或者外地过年,只能请假了。李初阳笑着说:“不要紧,现在的后生事情忙,能记得今天上课就蛮好了。”
上午9时30分,木偶戏课准时开讲。李初阳首先带着学生们温习了一出“关公戏”,这是邵东木偶戏的代表剧目之一。李初阳手持关公,姚庆红手持敌将,只见两个木偶在半空中你来我往,挥砍厮杀,十分灵巧,引得在旁观摩的学生们连连叫好。
“关公戏”演完,李初阳指出了姚庆红表演时一些细节上的不足,比如人偶打斗时要注意上下起伏的感觉、武器挥砍时的动作怎么演绎效果更好……随后,李初阳又带着在场的9个学生一齐上阵,排演了一出“杨家将”,并给每个学生的表演一一点评,手把手地纠正他们操纵木偶时的不足,学生们学得都十分认真。
现在在超市工作的姚庆红告诉记者,她对木偶戏特别感兴趣,“一晓得有这个班就报名了”。经过2个多月的学习,她已经能将木偶操纵自如,跟老师“搭戏”了。
“木偶戏传承学习班是我们尝试把文化惠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合走出的第一步。”前来观摩的邵东县文化馆馆长黄一骏告诉记者。
黄一骏介绍,为了让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去年10月份起,邵东县文化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登记报名后,任何市民均可免费使用馆内的文化设施,并能免费参加文化馆开设的曲艺、舞蹈、声乐、书画等培训课程。去年12月初,馆里开设了木偶戏传承学习班,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龚日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初阳为义务教师,每周二、四、六开课。得知消息后,许多戏曲爱好者和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市民慕名而来,目前,该班已经招收了16名学生。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快到中午了。临下课的时候,李初阳还饶有兴致地给学生们唱了一段“岳飞戏”,唱腔高亢婉转,引得教室里发出了阵阵掌声。
虽然不少学生请假了,李初阳还是感到非常高兴:“就是只有一个学生来听课,我也要尽力地教,把祖宗老子留下的好东西扎扎实实地传下去。”
【记者感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经费、场所等物质条件上的支持,更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予以支撑。邵东县通过面向社会开设讲习班的方式将非遗传承与文化惠民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开拓意义的探索。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层]铁路上水工 平凡岗位展风采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层]铁路上水工 平凡岗位展风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 西坡村:山乡变化大 龙年春意浓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 西坡村:山乡变化大 龙年春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