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31日电(记者赵春晖、郭燕)新疆塔城市齐巴尔吉迭社区居民堆山汉,今年65岁,有60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过去每年至少要搬家四次,每次都要举家奔波数百公里。如今,定居后的堆山汉老人坐在暖意融融的炕桌前,左手搂着小孙女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右手还不时端起碗轻啜一口奶茶,十分惬意。
这种含饴弄孙的生活,对于堆山汉老人则来之不易。这位原来的哈萨克牧民回忆道,过去在巴尔鲁克山一带放牧,每年转场搬家途中,不是下大雨,就是下大雪,羊羔大半会被冻死和饿死,转场队伍后面还不时可见狼群尾随。到了冬季牧场,一旦大雪封山,冻、饿而死的牛羊就更多了。
堆山汉说,20多年前,他父亲高血压病犯了,却因为山高路远,耽误了治疗,瘫痪在家3年后过世。如今,距离堆山汉家不到100米,就是社区的卫生院,今后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了。
堆山汉慨叹,如果不是定居,他的整个晚年恐怕都要逐水草而居了。“定居后,生活就不一样了!”他说。
建于2008年的齐巴尔吉迭社区位于新疆库鲁斯台草原西北缘,距离塔城市区不足40公里,是新疆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牧民社区。到去年底,这个社区先后接纳了包括堆山汉在内的1091个牧民家庭。至此,在我国西北角的塔城市,所有牧民家庭都实现了定居。
在齐巴尔吉迭社区,每个定居牧民家庭除了都能搬进由当地政府统一建好的砖房,还在附近分得100多亩草料地,产出的饲草料,基本能解决100多只羊的温饱问题。
记者在齐巴尔吉迭社区看到,社区道路宽阔,学校、幼儿园、医院、兽医站等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一应俱全,社区还建起了培训中心和文化室。随着社区不断扩大,原先不善经商的哈萨克居民,有不少也尝试着开起了商店、饭馆和理发店。
与社区其他的牧民家庭一样,堆山汉现在的家也有洁白的院墙,红色的屋顶、宽敞的暖圈。堆山汉还在庭院种了几排树。他说,到了夏天,院子里就会绿油油的一片了。
从牧民到居民,堆山汉逐渐适应了身份的转变。“现在,我们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用手机、看有线电视。到处都是商店、饭馆,想买什么都很方便。如果想去塔城市逛逛,社区里有4辆班车,打个电话,几分钟车就会开到家门口来接。”
眼下,每天到社区小学和幼儿园接送孙子、孙女,成了堆山汉的主要工作,他感到非常满足。他回想过去的30多年,有6个子女先后进城上学,除了每年假期能短暂团聚外,其余绝大多数时间都寄住在城里的亲戚家。
如今,在距离齐巴尔吉迭社区100多公里远的窝依佳劳牧场,还有堆山汉家的几百亩草场,但堆山汉说:“回不去了,那里现在已经禁牧了。”牧场虽是他和孩子们长大的地方,但那里没有电,没有电视,天黑就睡觉的生活已经不习惯了。
- 上一篇:
-
环卫工人:继续着“一天不落”的保洁工作
已是第一篇
-
环卫工人:继续着“一天不落”的保洁工作
- 下一篇:
-
中央及网络媒体聚焦“中国最北铁路人”春运故事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央及网络媒体聚焦“中国最北铁路人”春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