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的两会关注:让文化多元更精彩 让天蓝水清更宜人
发表时间:2013-03-17   来源:人民日报

  文化建设

  让文化多元更精彩

  两会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委员成为各路记者“围堵”的对象。其实,短短十几天的两会,关于文化建设的话题一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掷地有声又饱含深情的话,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的“口头禅”。

  “曾经的鼓浪屿,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拿着小画夹在路边写生,岛上也时时飘扬着美妙的钢琴声。现在,学校搬走了,医院搬走了,随处可见的烧烤摊弥漫着一股油烟味儿。”诗人舒婷代表从厦门鼓浪屿来,她想用身边的例子说明,“文化是一代代人积淀并散发出来的一种气息,不是拆了再建的‘橱窗式’展示能够表达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那么,如何推进文化惠民?

  陕西省文化厅长刘宽忍代表认为,文化是民生之魂,不能做民生的旁观者,文化设施也不能等民生工程建成之后再点缀,必须与各项民生工作同步推进,甚至提前进入。

  “目前部分地区文化设施投入不足、管理滞后、设施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不仅要建好,更要在管好、用好上下功夫。”四川德阳市市长陈新有代表补充道。

  文化惠民要打破城乡壁垒。台盟海南省委主委连介德委员说,对于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来说,首要问题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考核地方政府文化投入,关键看是否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引发部分代表委员对新一轮文化项目“大干快上”的担忧。

  “文化园里什么企业都有,同质化倾向严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委员调研发现,一些文化园区“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多为商业办公、休闲娱乐,靠地产开发、收取租金盈利。

  而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副区长朱瑞莲代表看来,由于特色不鲜明、规划不合理,一批“投资大、占地多、名头响”的文化项目和产业园市场惨淡,有的“还未建好,已经夭折”。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把文化纳入干部考核,一方面能提高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警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要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引导作用。

  “要警惕泡沫式、运动式、功利式文化建设,文化产业要走出‘攀比贪大’误区。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文化建设就要从长期性入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四川省文化厅长郑晓幸代表道出了他的冷思考。

  “政府管文化,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代表说,发展文化不能只抓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建场馆、添设施、搞项目等。对于文化来说,硬件虽然重要,但核心是人,是创意,是作品。“指挥棒应该向这三个文化要素倾斜。”

  如今,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文化产业占比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美国25%的比例。我国文化产业“大而不强、输出困难”的现状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代表曾多次赴海外开展文化交流,深感中国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大。“中国要重塑文化内核,不仅要满足13亿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要走向世界。”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陈万雄委员认为,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来了最佳时机。“但是,文化走出去,最忌一厢情愿,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外国社会心理、生活习惯等,生产出符合外国人心理需求的文化产品。”

  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代表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缺乏一种途径和桥梁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桥梁的关键在人,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素质,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 钰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