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诚信:夯实互信基础 托起“中国梦”
发表时间:2013-03-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诚信,立身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我国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切呼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树立社会道德新风,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夯实社会互信基础。

  政务诚信:社会信用的“定盘星”

  “微博炫富”让红十字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以食为忧,矿难瞒报、问责推诿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学历造假、论文抄袭践踏了学术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指出,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监督和管理社会信用的职责,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维护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对政府来说,信用是一种基础性执政资源,必须倍加珍视而绝不能虚耗透支。一旦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就会寸步难行。

  “一些政府部门说话不算数,对百姓的承诺难以兑现,有时出现年初拍胸脯,年底拍屁股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家宝认为,一些地方领导更换频繁,屡屡出现新官不理旧政的现象,导致政策的连续性不够。容易给百姓造成政府不诚信的印象。“尽管是个别人的行为,但百姓不这么认为,百姓心中,官员是代表政府的,官员不诚信,就认为政府不诚信。”

  陈家宝认为,诚信建设首先应从政府官员抓起,官员不诚信不仅违背“官德”,也是法律不允许的,更是民生发展不允许的,地方领导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从长计议,政策一旦制定,就不要朝令夕改,切莫“先算好任期,再做出政绩”。“党培养一个干部多么不容易,没有诚信何谈人民的公仆?”

  社会诚信:呼唤传统美德回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17日上午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表示,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发出政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强烈讯息。

  “诚信缺失,是危机,也是重新呼唤传统美德回归,构建中国信用体系的契机。”两会代表委员表示。

  “治理诚信缺失,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才是治本之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义孙指出,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产品供求机制、失信的惩戒和守信的激励机制。其中,信用信息公开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首要环节,不论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还是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对守信行为的激励,其基础和前提都是信用信息的公开。现代社会保障信用信息公开的手段就是立法。“因此,以立法手段保障信用信息的合理公开、有效传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在曹义孙委员看来,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要素和基础要素,追求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架构由社会信用制度、信用服务行业、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监管体制四个方面组成。在社会矛盾增多的大背景下,应从国家层面对诚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建议,诚信建设也应有顶层设计,用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

  “我建议参照国际上公民诚信管理的做法,探索建立公民道德诚信档案,并对失德失信者给予利益方面的制约和警示,以提高失德失信者的社会成本。”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侨联专职副主席陈世春提出,“公民道德诚信档案应当附加在公民身份信息的内容中,按身份管理程序,由法律授权部门负责管理。”

  诚信建设:要像抓作风一样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要像抓作风一样抓诚信建设,让诚信者‘善有善报’,让失信者‘自食其果’”代表委员们建议。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让国家的好政策变了味儿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其建议,各地应加快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低保申请家庭收入财产情况核实和动态监管,让民政信息能与税务、人保、房管、车管、银行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增加骗保者的失信成本,特别是堵住法律缺口,让处罚骗保行为有法可依。

  全国人大代表、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和官员要带头作好表率,将有利于整个诚信体系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柯锦华坦言,一些社会名人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员的履历造假,必须严厉整饬。“必须切断履历造假者继续‘升官发财’的获利路径。”柯锦华建议,应建立“官员履历追责制”,除了采取记过、降薪甚至开除等硬手段惩戒造假者本人,纪检、组织部门还应当建立“追责制”,谁把关不严、谁纵容甚至为履历造假者提供条件和便利,一定也要按“追责机制”严厉追责。

  付志方委员建议,把诚信纳入各级政府与公务员的政绩考评范围,建立失信惩戒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失信举报平台,及时向公众通报失信案件,使失信者无所遁形并付出应有的代价,特别是要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诚信促进:社会行动

  当前,“诚信”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首次将“诚信”提高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加强诚信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中的重要基石和必然要求,社会各界纷纷在行动。

  经过近4年的精心筹备,由中央新影集团承制的我国第一部以信用制度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为题材的电视系列片《诚信——中国行动》,于3月9日—14日在CCTV-2财经频道播出,社会反响热烈。

  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倡导的“诚信中国节”将于4月中下旬举行第二届诚信中国节。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陈贵介绍,第二届诚信中国节将开展诚信企业家大讲堂、诚信中国行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宣传诚信知识、推广《中华诚信歌》、与北京团市委共同举办首都大学生诚信楷模评选等活动。

  无论是“两会”代表委员,还是其他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表示,要建立一个人人诚信、相互信任的社会诚信大环境,才能实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鄢来雄 中国经济网信用频道特约评论员;张如训 中国经济网信用频道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张智萍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