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百年中国梦 而今从头越
发表时间:2013-03-06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郭红松制图

  透过数字看发展

  4万亿元

  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解读嘉宾: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委员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猛、扩散快、影响深。纵观历史,每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曾重创世界经济,同时又催生新的发展机遇。在危机中抓住机遇的国家,通常可以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中国“危”中寻“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沉着应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从内部效果看,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方针。扩大内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稳定外需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国家出台的一揽子计划,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外部效果看,从美国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令人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中的制度性弊端,也使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更加为世人瞩目。这五年,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继续稳健前行,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在实现本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对促进世界经济回稳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的发展根本在于自身站稳脚跟,务实地调控经济运行,坚定地推进改革,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记者 杨亮采访整理)

  51.9万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总量跃升是基础

  解读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委员

  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跃升来之不易,是在我们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年来,通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经济活力持续增强,财富得以不断涌现。尤其是在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时,党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从而使经济能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最终实现经济总量的跃升。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宝贵发展经验。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至世界第二位的同时,老百姓也享受到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五年来,政府在民生改善方面的投入之多、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老百姓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状况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如果没有快速增长所打下的经济总量跃升的基础,是难以做到这些的。可以说,我们这五年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取得的。(记者 张雁采访整理)

  52.6%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解读嘉宾: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委员

  城镇化率52.6%,意味着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城镇。面对这种新的历史性变化,将形成新的供给和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城镇化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有利于使国家的经济结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据测算,城市每增加一个人,全国的公共设施投资将平均增加10万元,包括水电路气暖房网,以及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消费拉动亦然,农民转为市民后,由于生活方式转变,在当前价格水平下,每个人可以增加1万元的生活消费。

  城镇化率,不仅仅追求一个数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城镇化,也不是单纯盖楼,而要包括走循环经济道路、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城镇化率的数字中,不应忽视1.58亿农民工的权益,要让他们享受到城镇化的发展成果。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工进了城,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却还没有城镇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政策也还没有覆盖他们。

  不能把已经取得的成果看成目标模式,城镇化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新型城镇化”,应有深层次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比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服务行业管制的放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

  与传统“城镇化”所不同,“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本报记者 张玉玲采访整理)

  12.5%

  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覆盖面逐步扩大,2012年底已达到12.5%。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读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最”、“三个转变”来概括。从全民医保体系的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社会救助项目全面发展、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等,均揭示了这几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最快、公共投入力度最大、惠及民生范围最广的时期。

  而“三个转变”更具有历史性意义:首先,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共识形成与转变。过去总把社会保障看成雪中送炭、消灾化险的工具,一提社保就会遇到“别把老百姓的胃口吊得太高”或者“千万别患福利病”的“善意”提醒。现在是顺应民意诉求,把社会保障制度当作合理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基本制度安排,是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从而开始形成国民福利应当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已从多数共识上升到政治决策中的共识。

  其次,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从选择型制度安排向普惠型制度安排转变的飞跃。以前的福利制度只覆盖一部分人,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已先行一步,其他制度安排也在持续扩大覆盖面,惠及全民已经成为既定目标并在稳步推进。

  再次,社保制度正在由长期的试验性改革状态向定型、稳定的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转变。伴随《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的大幅修改,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描绘的社会保障发展蓝图,再加上本届人大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列入全口径预算报告,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走向规范化、定型化。(记者 柳霞采访整理)

  630万套

  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实现“住有所居”

  解读嘉宾:江西省九江市副市长卢天锡委员

  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拥有合适、稳定的住房既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必要条件。近些年来,政府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抓手,今年继续提出这样的目标,体现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将进一步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快各地城市化发展进程,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现“住有所居”,有必要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按“应保尽保”原则单独下达用地计划;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确保障房建设项目财政担保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有必要明确廉租房、公租房“两房合一”,并推行“租补分离、租售并举”等举措,简化申请审核程序,实现对不同群体的保障。希望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记者 王国平采访整理)

  280元

  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新农合和城镇医保补助提高

  解读嘉宾: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委员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是党和政府关心民生的重要体现,目前全民医保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从去年的240元到今年的280元,每人增加了40元的财政补贴,看上去不多,但增幅达到16.7%,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我们从更长一个历史时期来看,就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2003年1月,国家开始进行新农合试点,那时规定的筹资水平只有30元,其中政府财政补贴20元,个人缴费10元。即便这样,当时也只是在一些发达地区试点,西部地区的财政还负担不起。十年后的今天,政府补贴的标准提高到280元,增加了14倍,全国平均筹资水平为340元钱,增长了11倍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医保水平的提高与医疗事业的水平、医疗资源容纳量的提高是同步的。也许患者看到的只是政府多给了40块钱,但这背后意味着门诊量、住院量会持续提高,意味着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设置、医疗人才的培养等都要承担更多责任。结合预算草案来看,今年的医疗卫生支出拟安排2600多亿元,增长率为27.1%,在所有民生支出中增长率最高,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病有所医”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尽管现在财政补贴达到280元钱,但相对于群众的医疗需求,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方面,要继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真正让国民健康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所有人。(记者 王逸吟采访整理)

  18%

  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在落实

  解读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代表

  过去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也逐年提高。应该说,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未来,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之一,科学技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并用专门一段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科技政策一脉相承。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非常有针对性,对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长期困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比如理顺产、学、研、用之间的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和政策措施。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随后出台相关措施和实施细则。

  今年应是各项措施、细则出台与落实的开局之年,这也关系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成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该花大力气研究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科技和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明晰哪些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切实完善相应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这样,才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的目标,也才能为我国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齐芳采访整理)

  96.3%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中分两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8项,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总数达到2497项,占原有审批项目的69.3%。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解读嘉宾:民进中央委员、四川省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代表

  五年当中,取消和调整了498项行政审批事项,力度是非常大的,背后涉及的是各种权力问题。取消审批事项实际上就是放权,调整审批事项就是在调整权力结构,这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核心的一条就是通过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在推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过去只涉及一个部门行政职能的行政审批,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对外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变为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对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旧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修改,显然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成都的“一窗式”审批改革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深度、力度、速度和广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课题要做,不单单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要探索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并切实执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这两个制度都是下一步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外非常重要的两个改革方向,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记者 殷泓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张智萍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