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林委员(民盟江西省委员会副主委): 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项心灵工程,是符合人类全面发展和整体利益的生存方式的完善,是民族国家的强心健骨,不能“简化”,也不能“简单化”。 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从文献学角度看,它的精神内核是由圣人完成的,主要在“经”里面,也包括一些“子”部的内容,“史”部和“集”部是对文化核心精神即古人说的“道”的阐释。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思想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繁荣的是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精神理念需要传播,需要讲究“教化”的方式。古人擅用经典、韵文、诗歌、联语、故事、戏曲、绘画、节庆、祭祀、人物范例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传播文化观念,推行文化“教化”,强调文以载道、教以传道、政以行道、寓教于乐。“道”须臾不可离,“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仅仅着力于文化设施等硬件的建设维护和所谓文化产品的提供显然不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和行为规范的设计推行,因为制度规范可以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依据,从而让文化观念渗透到生活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在历朝历代的制度、律法、礼仪、学规、乡约、族法、家训以及供孩童遵循的《弟子规》、《女儿经》等制度体系中建立起来的,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行为方式、观念模式和精神气质。 文化建设要生活化,不能虚拟化。 文化既然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当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体认和习得。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人,经过文化的雕琢才逐渐“化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人”。学习“做人”,就是“人文化成”的过程。家庭是文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基本是缺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被简化成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做人的知识和规则基本被拒之门外,生活中的“文化习得”被家长的代替和应试教育给阻绝了。 文化“教化”在古代也叫“风化”,是在真实生活中通过一代代人的“传习”潜移默化实现的。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由此可知,“风化”的规律之一是“上行下效”。因此,政府官员、文化精英、家长师长应该成为文化忠实的实践者和表率者。 文化建设要人本化,不能经济化。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是大幅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塑造良好的民族和国家形象,并形成强劲的文化创造力、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和坚韧力。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精细化的系统工作,不容易见成效,比较容易出政绩的领域大概是文化产业。为此,我们要特别警惕出现另一种倾向,即以经济建设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将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文化经济”建设,片面地将发展文化产业放大成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目标依然是GDP。即使是文化产业及其产品,文化依然是第一属性,“载道”“化人”是其本质的功能。 |
- 在线评论
- 相关报道
- 新闻聚焦
- 联盟联播
- 深度评论
- 专题活动
-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