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观察开放的中国 两会吸引全球舆论注意力
发表时间:2013-03-08   来源:人民日报

  环境治理

  新一代领导人不会牺牲资源发展经济

  今年以来持续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以及水污染事件等,使外媒更加关注中国环境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7日发表评论称,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加强环境保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际发布的2013年预算草案显示,环境保护经费较去年实际投入增长12.1%,保持了超过预算整体增速的较高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民众对以大气污染为代表的环境问题的不满。

  “在一系列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现在要求经济发展、生活更加富裕的同时,也希望政府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俄新社网站5日刊登政治评论员柯西廖夫的文章说,中国人准备将国家发展模式做出根本改变的想法日渐成熟,而政府也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口号,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不会以牺牲水、空气和其他资源来发展经济。

  英国广播公司5日刊文指出,降低污染必然要给一些行业增加负担。究竟是选择更多的人失业,还是选择呼吸更加污浊的空气?这对政府来说,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改善民生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2月,社会期待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引发外媒广泛热议。《欧洲新闻》网站5日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出发点。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即将离任的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承诺,要缩小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遏制并最终消除污染等。

  瑞典《每日新闻》6日发表评论认为,整体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该报道同时指出,更高的国内消费水平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上,使得居民能有足够的收入支付医疗费用,以及用来养老。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网站刊文指出,本次两会既回顾了取得的成就,也反映出了公众关心的问题,如反腐倡廉、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同时表明了中国新领导层改善民生的决心。

  执政新风

  务实、高效,不说套话

  两会新风扑面,得到外媒称许。

  阿拉伯新闻网评论说,与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时长和篇幅上都有缩减,体现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所倡导的务实、高效、不说套话的新风尚。文章认为,这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在为下一任中国政府的开局定下总的工作基调和行事风格。

  “酒店房间里没有鲜花,没有高级轿车的接送,没有礼物,也没有大吃大喝。前来参会的代表践行新的节俭作风。这一风气的倡导者就是新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德国《经理人》杂志在两会期间发表文章指出,自从去年11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中国更务实。这一风气在正在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得到延续。

  《北欧时报》报道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和贾庆林所作工作报告,认为该报告将“人民”两字摆到显要位置。因此很多议题值得关注,如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深化、环境问题、民生问题等等。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值也开始提高。

  (记者 白 阳 郑 红 马 菲 田 泓 谢亚宏 刘 歌 商 璐 庄雪雅 杨 迅 张 亮 黄培昭 张梦旭整理)

责任编辑:项丽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