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 突破瓶颈从吸纳人才着手 《唐山广播电视报》新闻专题部主任萧依凝的办公桌上,一份最新的改版方案正摆放在显眼位置,打印的文稿被红笔涂改得“处处生花”。“我们是周报,不仅要坚持向受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更要向广大群众提供高雅的文化服务。”萧依凝说,“我们的每个栏目都有专人负责,栏目责任制不仅使编辑和记者‘术业有专攻’,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又方便读者与编辑记者直接沟通,从而及时把握大众需求,更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良性循环。”《唐山广播电视报》曾荣获“2011—2012中国最具品牌价值广播电视报10强”等称号,成为全国广电报业的典范。谈及该报的发展前景,萧依凝坦言:“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而目前出版行业的报酬普遍不高,人才缺乏是发展的重要瓶颈。”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文化纳入更广义的民生领域,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地,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唐山市文广新局出版处处长刘喜林说,“优质的文化产品普惠民生,而各类非法出版物则是垃圾文化产品,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他说,去年,全市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3701件,其中各类非法医疗广告性出版物(含传单、DM刊)11913册(张),即使是这样的打击力度,也无法使之绝迹。“期待国家能通过立法打击,同时,适当充实基层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量、引用现代化的监管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刘喜林如是说。(记者 耿建扩 讯员 李艳辉) 吉林 让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两翼齐飞 “这套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是历经8年编写修订而成,是吉林省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标教材。”在长春出版社展厅内,副社长郑晓辉介绍。 在“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的背后,长春出版社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郑晓辉说:“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在选题上不断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形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对于数字出版,长春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赵宇鹤很有发言权,“我们已建成的‘68所名牌学校100分试卷网’就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衔接的一次很好的尝试。目前,网站每天点击量近2万人次。” 赵宇鹤说:“我们传统出版社通过产业链拓展,在数字出版产业上尝到了甜头。数字出版也要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同时,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今年两会对文化产业发展很重视,我们也将继续采取措施,促进长春出版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文化企业发展的新举措,在税收、资金投入、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向文化企业倾斜。”郑晓辉说。(记者 曾 毅 特约记者 任 爽) 广西 避免文化重复建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何林夏说,出版工作的核心是“开启民智、传承文明”,因为坚持了这个理想追求,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读者交口称赞的好书。业界称道的“广西师大出版社模式”,即“内涵发展,自我裂变”,是我们对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 几年前,接力出版社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独资的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地方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一个成功范例。社长黄俭说,正是持续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有影响力的图书数量和销售码洋同时迅速上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青少年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力内容集成商。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处处长赖荣生认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一个“纳入”一个“列入”,必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 结合自己的工作,赖荣生有四个期待:国家能像支援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一样,向中西部给予文化发展上的支持,在中西部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启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提升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和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时,多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的需要,让公共文化设施更加适应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扶持,使其投身文化建设的洪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以文化建设统领区域协调发展,避免文化发展的同质竞争、重复建设。(记者 刘 昆 通讯员 张林涛) |
- 在线评论
- 相关报道
- 新闻聚焦
- 联盟联播
- 深度评论
- 专题活动
-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