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票同权折射民主进步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3月4日 11:59 【农民工人大代表有31位】人民日报记者彭波、李志伟报道:傅莹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上届相比,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增加了155人,提高了差不多5个百分点,农民工代表有31位。妇女代表有699人,增加了62人。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人数有所减少,大概减少了7个百分点。 “没想到农民工代表有这么多!”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傅莹公布此次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刘丽发出一声惊叹。 33岁的“洗脚妹”刘丽是31位农民工代表之一。第一次走上中国最高议政殿堂,刘丽“像做梦一样。”和刘丽一样被巨大喜悦包裹着的,还有从广东、江苏、上海、新疆等地赶来的另外30名农民工代表。而在5年前,这个数字是3。 从“洗脚妹”到全国人大代表,刘丽们的人生跨度,也是中国同票同权民主进步的跨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而在1995年之前,我国农村与城镇每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城乡选举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调整为4∶1;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在本届2987名人大代表中,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比上届下降了6.93%,而来自基层工农代表达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比上一届提高了5.18个百分点。 政协新任发言人吕新华用“广泛的代表性、合理的整体结构、适当的进退比例、较高的综合素质”来评价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非中共委员人数达到了60.1%。258名少数民族委员,让我国的56个民族在政协团聚,占比达到了1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委员占了94.9%,比十一届一次会议时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代表、委员的多样性,为统筹社会各方利益、寻求社会共识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在国家最高议政殿堂里,更多的声音被倾听、被传递,带着泥土味儿的建议、意见多了,两会更加接地气。 |
- 在线评论
- 相关报道
- 新闻聚焦
- 联盟联播
- 深度评论
- 专题活动
-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