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阅读是静水流深进程 影响民族长远精神走向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张媛、熊争艳)“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和知识认知的过程,也是静水流深、缓慢而深刻的进程,将影响社会、民族现实精神状态和长远精神走向。”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3日对记者说。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2年中国(18—70周岁)人均阅读量(纸质图书)为4.39本,其中一大部分是教材教辅类图书,对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同类调查结果,我国人均阅读量远低于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 “事实上全民阅读状况,在我国已被认为是判断民族精神状态优劣,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聂震宁说。 至于全民阅读状况不佳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说:“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静不下心来。” “当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时,阅读就不再是个人的事,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虽显得不那么急迫,但影响深远。”聂震宁说。 根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65.6%城市居民和73.2%农村居民认为当地应该举办阅读活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李东东说。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熊召政的《明朝大悲咒》,作者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这本书从古典文学深发出去,用很深入的思想来启发读者的智慧与心灵,里面还写到了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我推荐你去看。”全国人大代表赵季平对记者说。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和外国文学经典永远值得我们重读。”聂震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