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标准化均等化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加强统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建议。他表示,经过多年努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发挥。 陈力认为,必须要从建设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统筹协调机制着手,对公共文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服务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将多头投入的文化项目进行一体化管理,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此外,在体制机制上因地制宜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图书馆界的“总分馆制”,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和均等化水平。 “文化投入应该是长期、持续的,不是只送几本书下基层就可以了,需要专人管理和后续服务。当下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根据老百姓实际需求提供文化服务。”陈力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则认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从运营机制上打破旧框框,激励文化场所的经营者们主动走向社会,走近老百姓。应分类引导,促进文化需求和供给真正对接。另外还要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各界代表、专业人士参与管理,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和评价权交给群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告诉记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中国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去年我们举办了学术讲座、‘带你看展览’等公共教育品牌活动,很多观众都喜欢。”他认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使文化欣赏、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更多地惠及社会,是所有文化场馆的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中市副市长辛琰建议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她表示,目前,基层文化场所建设覆盖面广,有些实现了乡村文化场所全覆盖,但也存在利用率和达标率不高、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尽快制定各级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标准要适度超前,兼顾中西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她还建议加强对民办文化机构的扶持引导与规范管理。民办文化机构作为公共文化的新鲜血液,机制更为灵活,可以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社会效益明显。政府可以购买民办文化机构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同时也要对其加强管理,加强对相关机构的登记、备案,以及对营业内容的审定、检查。 由于经常下乡写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始终心怀乡情,今年他的提案便是发展中国乡村文化生态的建议。“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我走过的乡村很多,深感城乡的差距和文化的失落。中国人文精神的源泉在乡村,当下乡村也是艺术家灵感的重要来源,可现在水污染了,山挖掉了一半,人文资源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如何做好乡村的文化生态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从而让农民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田黎明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政府应该进行村庄文化生态系统性评估和立项。村庄经济发展项目与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应以保护村庄的原生态地貌结构和历史遗存、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行政部门和专家应该达成共识,并派专人监督实施。村庄应该续写村史、家谱、建立图书馆等,发挥本村文化人的作用。要保护和发展风俗、村庆、节庆日等特色传统,设立村庄花园等室外活动中心,让村庄集市成为文化展示场所。 田黎明还建议利用本村的力量来编写家谱,在每个村建立幼儿园、学前班。“对村庄来说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石鲁先生上世纪60年代的一幅画《家家都在花丛中》影响很大,它表达了中国人的理想,如果人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大家都是愿意回去建设的。”田黎明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焦雯 李珊珊 张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