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国家免费提供 惠及1亿农村中小学生
发表时间:2014-03-1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一年一度春风暖。3年前,在全国两会期间,数十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建议将《新华字典》纳入“两免一补”政策;两年前,财政部和教育部出台政策,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去年,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近1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得到《新华字典》。 

2011年7月,广西乡村儿童获赠《新华字典》。     

    2013年,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生实现人手一册《新华字典》。

  “将字典这种工具书纳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内,在制度保证方面形成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了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小学生缺字典的问题,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公平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说。

  回顾《新华字典》成为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过程,是中央重视、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媒体全程推动、社会各界汇聚大爱,才共同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缺乏字典这一文化民生问题。

  为梦想插上翅膀

  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报道,广西大石山区的孩子缺乏正版《新华字典》,各种错漏百出的盗版字典充斥校园。此条消息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2011年1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亲自主持“新春走基层”座谈会,听取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广西字典情况的汇报,对广西等中西部贫困地区很多中小学生缺乏字典的情况高度重视,要求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工作,多提供群众生产生活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在这次会议上,刘云山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群众的关注点,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集中宣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效。

  据中央电视台记者张芸回忆,在这次会议上,刘云山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当记者就要接地气,当记者也可以为老百姓办实事。”张芸倍感鼓舞。贫困地区字典匮乏问题就此成为党和政府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一个新的聚焦点。

  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一本学生小字典,事关民生大问题”,从一本字典提出了“文化民生”的概念。从此《新华字典》与民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确保文化民生落到实处,原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把《新华字典》作为必备图书,加大配备力度;号召在全国新闻出版企业开展《新华字典》捐赠活动,还积极推动社会捐赠,集合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字典”匮乏的问题。商务印书馆尽快推出了《新华字典》平装本,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并以最低折扣尽快销往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所有省(区、市)新闻出版系统都开展了向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的活动,款物总计超过500万元。如辽宁省新闻出版系统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捐赠《新华字典》1万册及其他工具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捐赠10万册《新华字典》平装本。此外,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还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版工具书专项行动。在2011年年初开展的针对盗版工具书的专项整治中,集中查缴盗版工具书23万多册。

  2011年广西两会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学斌向政协会议提交了“字典提案”。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北京、广西、贵州等地的数十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李瑞英、海霞、聂震宁、蔡志君、夏宁、宋鱼水等建言献策,积极募捐,并建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将《新华字典》纳入“两免一补”的名单中,从国家政策层面根本解决农村学生字典缺乏问题。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公益广告“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财教〔2012〕334号”文件,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要求2012年“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配齐《新华字典》,以后年度只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

  2013年1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商务印书馆做好生产和供货工作,并要求各地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将《新华字典》及时足量供应到位,不得以其他工具书替代。

  《新华字典》被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字典缺乏问题,也使得《新华字典》在文化教育和文化普及外,具有“文化民生”的色彩,为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也成为连结民心与党心的桥梁与纽带。

责任编辑:杨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