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新华社评论员 人民意志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民主法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民主的盛会,也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的重要时点,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回答好以制度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间的坐标清晰可见:到2020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问题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精气神。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2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涉及改革领域的法律就有130多部,占比一半以上。这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落实改革措施,需要把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今年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议案,最大特点是围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任务要求,从法律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代表的议案、委员的提案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只有落实好代表议案,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办理好委员提案,将真知灼见体现到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部门工作中,才能切实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共同指向。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宽容改革失误,最大限度激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紧紧依靠制度优势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制度保障改革,还要求必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牢放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上。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向世人宣示:我们生长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要做改革的弄潮儿!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光荣而神圣,人民寄予我们的期望殷切而厚重。只有坚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才能更好地用法治引领改革,用民主凝聚共识,万众一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