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应为北京传统村落建档案
发表时间:2015-03-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国际名城才能有这样的文化,如巴黎、伦敦、罗马都是这样的城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本报记者表示。

  冯骥才特别提到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历史,难以计数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在村落里,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灿烂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他认为,村落分两类,一类是没有特别历史传统的村落,人们可以按照当地想法,稍微放开来建造,但也要考虑其地域特点。我国地域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不同,而且人们在建造村子时都会使用当地材料,有当地传承的审美观念,所以建筑的形式、村貌都不一样,因此要保留好自己的特点。

  另一类传统村落就要严格按照已经确定的文化元素进行保护,比如一个村落的主体面貌、主要街道形态、重要历史建筑,还有村里独特的习俗、节日、民间艺术文化等都应该保留下来,要给这些村落做好档案。

  冯骥才说,要从方方面面努力保护好村落,让村落成为一种共识的美。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专家不断地研究历史和文化。“我们的古村落保护要能够上升到国家策略的高度,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据北京市政协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古村落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北京市古村落存量稀少、人口流失、设施落后问题突出。北京市共有行政村3938个,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仅有5个。此外,古村落建筑风貌损坏也较为严重,一些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方面与传统风貌形式不相协调,破坏了村落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保护文化遗产和古村落,首先要懂法、知法,莫让法律条文变成一纸空文。”冯骥才认为,文化遗产由政府管理,官员要依法理政,就必须懂法、知法、用法。我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有非遗法和文物法,但非遗法公布4年来,鲜有执行。“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首先应学习和执行文物法和非遗法,树立依法保护理念,把这两部法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班、学习班,将执行实效列入年度考核,并建立起对政府部门的问责机制。”

  “实际上,近几年,北京市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以及传承人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冯骥才表示,北京有不少场所、园地都在集中培养人才、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还缺少一张文化地图,如果能把北京的文化古迹、名人故居、主要文艺院团、博物馆、画廊及文化的聚集地等全都绘制到一张图上,既能展示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又能方便游客四处寻访。”冯骥才建议。(尹晓宇 赵鹏飞)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