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基础研究供给侧”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熊争艳 徐海涛 王卓伦)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一个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明确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十三五”开局之年,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成为“中国号”巨轮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引擎,一场由增强中国基础研究、原创能力的讨论,引发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供给侧,创新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而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侧。”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说。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齐让认为,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解决科技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关键一条是,补齐自主创新能力这块短板,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就在于基础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和整体创新力还有差距。
“差距概括起来体现在‘三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少,引领科学潮流的大师级人物和世界级科学家少,基础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少。”杨卫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是核,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基础研究是对未来的投入。放眼全球,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发展相关技术与产业的。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规律。
这些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在绝对数量上不断提高,但总体占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和强度不高。2015年中央预算中的科技支出约2500亿元,用于基础研究的在480亿元左右,比例占18.5%。
“我国基础研究是薄弱环节,面临很多问题,主要的是多年来经费投入比例小。”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孟安明说。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表示,基础研究占R&D的比例,OECD国家的平均标准水平约为15%到20%。中国过去20多年里一直在5%上下低位徘徊。直接反映为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创储备不足。
“首要的是应优化中央科技财政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带动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在目前占R&D5%的现状下,‘十三五’期间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程津培说。
发达国家企业极为重视培育未来竞争力,基础研究投入一般都占全国的20%以上。
代表委员们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借鉴国外成熟做法,设立企业基础研究引导基金。调整和研究制定有利于激励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财税政策和评价体系。”
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方面,杨卫表示,应通过三个更加,即更加聚焦基础,更加聚焦前沿,更加聚焦人才,让资助更有效。
“除了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还要着力从内部管理入手,建设‘评审制度公正、绩效回报丰富、全球视野开阔、管理服务高效、资源总量宏大、资助谱系多样的卓越科学基金管理机构。”杨卫说。
“国家应该有论证机制,从现在就开始规划与准备,遴选优秀项目,开展预研,保证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有重大成果源源不断出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说。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中国能否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创能力至关重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齐让认为,创新体系由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四大要素共同构成。“创新驱动,核心是人的驱动。创新资源中,最核心的还是人,基础研究领域也不例外。”齐让说。
如何在创新体系中,调动基础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仙辉认为,现在各种评估机制太多了,而且与待遇直接挂钩。一些青年学者为了获得头衔,往往选择追热点研究领域,做短平快的研究领域,好快发文章、快出成果。
“基础研究的精髓是自由探索,需要很长的周期,还存在失败的风险。如果所有人都去追风险小、见效快的热点研究,那么中国原创性的成果就越来越少。”陈仙辉说。
齐让认为,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保障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潜心研究。尤其基础研究,常常十年磨一剑。二是保障科研人员合理合法的、跟国际水平相当的薪酬待遇。比如,试点年薪制,提高稳定支持的比例。这样科研人员就不用花很多时间在申报项目、做预算、接受检查等事情上,而把宝贵时间花在实验室里。
- 上一篇:
-
赵季平代表:用好母语 融贯中西 讲好中国故事
已是第一篇
-
赵季平代表:用好母语 融贯中西 讲好中国故事
- 下一篇:
-
尤权代表: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
已是最后一篇
-
尤权代表: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