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文艺工作座谈会举办一年多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态正了,作风实了,步伐稳了。连日来,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畅谈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文艺界呈现的新变化、新风貌,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言献策。
1.健康的文艺生态正在形成
●奚美娟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
文艺界的浮躁气少了
一年多来,文艺界最显著的变化是“去浮躁”“接地气”。大家更关注走基层、深入生活。“接地气”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充分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文艺创作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艺术作品的内核,最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在艺术创作中的追求是:有筋骨、有温度,内容为王,制作精良,真实反映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事实证明,遵循这样的理念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记者 张翼采访整理)
●李梅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演员下基层热情高涨
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用真情实感送艺术、送欢笑,这既是历史使命,又是社会责任。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基层公益演出的比重不断加大,演员下基层演出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剧目创作上,我们也更加坚定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创作原则,坚持讲述百姓故事,抒发民众情怀,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里,开掘时代内涵,探索人性精神,凸显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坚持为民众抒怀,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演出,让我们找到了文艺的方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让我们领悟到:艺术之花,只有植根沃土,才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记者 任欢采访整理)
●关牧村代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艺术生命存活于观众中
文艺工作座谈会举办一年多以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能够沉下心去、迈开腿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文艺风气为之一变,呈现出健康绿色的文艺生态。在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感悟最深的是,歌唱家的歌喉长在自己身上,艺术生命却存活于观众中,有了观众鱼得水,失去观众树断根。两年多以来,我一直奔波在一线,去边疆,进社区,为百姓奉上精品力作,传递正能量。在基层,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最真挚的情感以及他们对文艺生活的渴求。每次走到群众中,我都下决心要更加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创作精品。(记者 吴晓杰采访整理)
●高满堂委员(国家一级编剧)
在生活中采集艺术的金子
每创作一部作品,我都会去体验生活,去倾听、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为了写《闯关东》,我采访了200多人,足迹遍布辽吉黑和鲁西南,行程7000多公里。为写《老农民》我花了5年时间,跑了6个省采访。为采访创作《闯关东》,我在黑河出过车祸,在青岗子一病7天。为写《钢铁年代》,我在炼钢炉边差点出大事故。至于招虱子叮咬,晚上掉进茅坑里,被人当成骗子往外赶,都是些小插曲。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只有吃进去草才能挤出奶。正是在生活的熔炉中,我采集到了艺术的金子。(记者 韩业庭采访整理)
2.用文艺精品温暖人心
●曹可凡代表(上海新娱乐传媒有限公司首席主持人)
百花齐放“酿”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创作吹来了清新之风,社会上弘扬正气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好的文艺作品要符合现代人阅读、观赏的情趣和审美心理,同时也要摆脱急功近利。《北平无战事》《琅琊榜》《芈月传》等电视剧以及《老炮儿》等电影无论是价值观、制作、技术和审美趣味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上海芭蕾舞团的《花样年华》、中央芭蕾舞团的《牡丹亭》等舞台作品,在国内和欧美国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京剧演员张火丁在林肯中心进行的京剧专场演出也非常成功。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都是艺术家们沉下心来创作的优秀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有可能会成为经典之作。(记者 张翼采访整理)
●王战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真情讴歌真善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电影、电视剧等大众文化产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得到了发展,制作技巧、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节目不断涌现。像《等着你》这样的电视节目,场场真情感人,既弘扬了家庭美德,又展现了家国情怀,讴歌了真善美,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得非常好。从长远看,好的文艺作品要有商业价值,更要有精神价值,要对人们心灵和精神健康发展有所帮助。(记者 张翼采访整理)
●赵季平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文艺精品要接地气
所谓文艺精品就是既接地气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作品。它应该根植于土地,根植于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同时,文艺精品也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有一些文艺工作者比较浮躁,作品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要创作出文艺精品,必须静下心来,不断地思考、打磨自己的作品,同时要博取百家之长,融贯中西,在尊重传统和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挥。文艺作品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当前应该营造一种尊重文艺精品、崇尚文艺力作的氛围,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通过设置一些项目来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记者 靳昊采访整理)
●曾静萍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
继承传统 创造精品
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些年,我们就是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打造出了一大批新编梨园戏。我们十分清醒,攀登艺术之峰的道路并不平坦。从高原到高峰,需要保持清醒,更需要每个文艺工作者有定力有信念,对艺术要敬畏。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戏曲工作者来说,更能感受到肩负的重担。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抢救和保护老剧目,让这些经典重新在舞台上发光。(记者 吴晓杰采访整理)
3.在改革中激发文艺创作的活力
●龙红代表(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文化体制改革效果明显
文化体制改革以后,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艺院团,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文化艺术界生机勃勃。而基层文艺院团,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县一级剧团是传递城乡文化的枢纽站,可以把高端的文化产品、文化信息和文化理念用低成本传递给最基层老百姓,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市场有它的特殊性,而主要市场在农村的县一级的文艺院团在走市场的同时,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记者 郭超采访整理)
●雷艳代表(国家一级演员、贵州省歌舞剧院业务办副主任)
改革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原贵州省歌舞团变成了贵州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转企改制,能更好地推动艺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转制之后我们也需要开拓市场、自谋出路,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承认的是,以贵州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演出市场,无论在规模、人口还是文化层次上,还没有北上广那些一线城市那么成熟,因此地方院团在商业化拓展中,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所以,改革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市场上进行摸索,政府也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记者 鲁博林采访整理)
●雷通霞代表(甘肃省剧协副主席)
改制不是简单地把院团推向市场
在全国范围内,一些已经传承了千百年的地方传统舞台艺术,由于近年艺术院团转企改制而濒临消亡。就甘肃而言,已有不少艺术院团由于被匆忙推入市场而解散。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普遍,如果将这些地方艺术统统推向市场,让其自生自灭,实在有点可惜。再过多少年后,待经济发达了,需要这些文化的时候,恐怕再也捡不起来。这些中国地方戏曲艺术都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艺术,让它进入市场有一个适应过程,国家应该有一定的配套政策和资金让其服务于老百姓。除了配套扶持政策,国家应该拿资金扶持文化,让年轻人在享受文化中树立正确道德观。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老百姓还是掏不起欣赏艺术的钱。国家应该加大力量去发展这一块,真正做到用文化力量去塑造人。(记者 郭超采访整理)
●杨俊代表(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
对小众的戏曲艺术要“扶一程、送一程”
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拥有楚剧、汉剧、黄梅戏三大地方戏曲剧种。有些剧种自我创新后能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可以适应市场并发展壮大,比如黄梅戏。但汉剧和楚剧,受地方文化和观众群的限制,市场并不乐观,只能保护性传承。院团改制后,财税扶持、养老保险、人员安置等转企改制扶持政策和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致使转企改制的地方戏曲院团生存问题比较大。政府对小众的戏曲艺术要“扶一程、送一程”,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改制剧院生存资本,让地方戏曲也有春天。如果实行“一刀切”,把它们直接推向市场,前景堪忧。因此,要进一步落实转企改制院团改革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政府要加大对转企改制文艺院团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只有在政府、院团与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下,地方戏曲才能走出困境。(记者 郭超采访整理)
4.用文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吴为山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制定不同的“文化菜单”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就要结合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有计划地制定出不同的“文化菜单”,制定不同的文化传播形式和途径。文化走出去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时,要选择中国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要在其他国家顶级的文化平台展示这些作品,这样才有文化尊严。比如,我们一个“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的展览项目,将馆藏的国宝级艺术作品送到世界重要的博物馆、美术馆去进行展览,而不是在一般的画廊和文化机构进行展出。如果只是单纯追求“走出去”,把中国的文艺精品放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进行展示,我们的文化就没有尊严。走出去不光是推广,还是交流。我们一般策划的都是对等的交流展,比如我们的艺术作品到波兰和墨西哥去展览,他们的艺术作品也会到中国来展览。如此一来,不仅让外国人了解了中国文化,也增强了中外文化的对话。(记者 韩业庭采访整理)
●李晖代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
要变“送出去”为“卖出去”
近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在成功走出去的内容中,一部分是体现湖湘特色的文艺节目,另一部分则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展览、出版物和电视制作等。以湖南近些年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为基础,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几点值得重视。首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很多国人都低估了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像我们在春节期间赴海外展演的文化产品,就备受追捧。其次,在传播概念上,应该从“送出去”转为“卖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有市场化的思维,更要考虑观众的需求。毕竟,免费也不是交流的长久之道。(记者 鲁博林采访整理)
●姚晓英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
要树立自己的文化标识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具有广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譬如当今的日本、韩国,曾经就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日本的茶道和古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大唐风韵。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文化走出去”作为强国战略的一部分,其长远性和必要性都不言而喻。要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得有力,走得稳健,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首先,我们的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要具备海纳百川的视野和心胸,尤其要善于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设起交流的桥梁;其次,我们应敬畏自己的文化母体,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艺术营养——文化要走出去,与世界对话,先要树立起自己的文化标识;最后,我们也要爱惜乡土民俗,因为民俗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文化的载体,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也是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土壤。(记者 鲁博林采访整理)
●张建国委员(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
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2015年7月,国家京剧院三团带着传统经典剧目《白蛇传》《杨门女将》到美国林肯中心演出,这次演出针对美国主流社会观众,非常受欢迎。这说明西方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渴望了解的。这启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走出去。当然,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形式上要与时俱进,要进行创新。而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则要结合现代的故事,多与现代题材接触,多体现时代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这样才能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只有“走出去”的形式,还要“走出去”的效果,即不仅要走出中国的国门,还要走进外国观众的内心。(记者 韩业庭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