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民族文化瑰宝消失——代表委员热议民族文化保护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署让一直关注民族文化保护的茸芭莘那委员倍感振奋。
怒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世居于此的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等20多个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怒江集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赞誉为民族文化大观园。然而让茸芭莘那委员忧虑的是,近些年,怒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和傈僳族的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楼被钢筋水泥的平顶房取代,而许多通过口耳相传的叙事长诗、民歌等传统文化也面临消亡危险。
面对民族文化的消逝,如何拯救传承?如何破解保护与发展的难题?
茸芭莘那委员建议,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帮助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发展。这样既能保护怒江的自然环境,又充分凸显出怒江各民族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云南省文联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李红梅代表也十分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在实地调研走访中,她发现,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日益显现。李红梅代表认为,在县区一级建立文艺宣传队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双语艺术家、成立民族宣传队能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国家政策宣传更接地气。她建议加大宣传队伍建设力度,恢复重建县市级文工团。
杨劲松代表在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从事文化产业工作,更注重从发展文化产业角度来思考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使她深受鼓舞,她建议把云南列为民族文化示范区,以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同时,应该抓住机遇让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把昆明打造成为会展之都,使其成为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展示平台。(记者 张勇 任维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如何迈向电影强国——两会代表委员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已是最后一篇
-
如何迈向电影强国——两会代表委员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王 爽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