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高考、中考揭榜的时候,往年这个时候,“刘大勺”的生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今年直到现在,一个“谢师宴”订单也没收到。望着闲了一夏的锅碗瓢盆,“刘大勺”无奈地摇了摇头:“照这样下去,我得琢磨着干点儿别的了。” “刘大勺”的“幸福时光” “刘大勺”本名刘庆军,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人。几年前,他曾在镇上开过饭店,那时十里八村的人一有红白喜事,就请他到村里去造厨。精明的“刘大勺”见“游击战”比“阵地战”划算,干脆关了饭店,置办了能同时开15桌酒席的炉灶、帐篷和餐具,带着几个人专门干起了红白喜事一条龙服务的生意。 刘庆军手艺好,人又实在,谁家想办酒席都会首先想到他,“刘大勺”这个绰号也就传开了。“那一段,是我的‘幸福时光’。农村一桌菜的成本也就200多元。既不用交房租,也不用交水电费,价钱便宜点也有得赚。”“刘大勺”介绍说,“起先是办喜事和丧事比较多,后来升学的、做寿的、搬家的、盖房的、升迁的、开业的……反正是有点理由就请客。” “人情礼往”滋生腐败 建房置地、升学入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彼此凑个份子,互相随点礼,这样做不仅能加深人们的感情,而且能够发挥群体力量,共同应对意外之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百姓之间互帮互助的协作方式渐渐异化为赤裸裸的蓄意敛财和人情绑架,名目繁多,互相攀比,每个家庭都被裹挟其中,不仅成为百姓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衍化为腐败的温床。 今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中纪委反四风地图》,在因“人情礼往”被处分的案例中,全国排名前3的是辽宁、黑龙江和四川。其中除大操大办婚丧事宜外,还有许多涉及子女“升学宴”“乔迁宴”等。大操大办此类宴请的官员,多数同时还有收受礼金,借机敛财行为。为此,群众纷纷呼吁有关部门,赶快治治这股不正之风。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辽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这一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制定下发了《关于整治人情随礼陋习的通知》,推出事前事后“双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在办理婚嫁事宜10个工作日前,当事人要将有关情况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办完丧葬事宜10个工作日内,当事人要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报告有关事宜。 与此同时,省纪委和各地各单位普遍成立了专项检查组,通过开通举报电话、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者严肃处理,根治人情随礼陋习。 针对群众中存在的人情随礼陋习,辽宁各地制定了简便易行、群众易于接受的制度规范,用村规民约去引导基层群众改正陋习。黑山县段家乡党委得知村民魏某计划为其母办80大寿,立即派人登门劝说,老人当场表示遵守规定停办宴请;义县九道岭村民王某准备为母亲操办66岁寿宴,酒店预订了,朋友通知了,村干部耐心向他宣传新出台的村规民约,王某当即表态取消寿宴。 无奈中的欣慰 “刘大勺”所在的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党委认真贯彻省委通知,专门起草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抵制陈规陋习承诺书》,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都在承诺书上签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操办和参与升职、升学、生子、乔迁、开业等宴请活动,并对违反者“零容忍”,该问责的问责,该免职的免职。一些准备办升学宴、搬家宴的干部群众纷纷打消了办酒席的念头。 “往年这个季节,是升学宴最‘火’的时候,手头上的活儿能排上十来个。今年,一个来订的都没有。”“刘大勺”无奈当中也有欣慰,他说,“以前,大家你请我我请你的,都浪费了,礼越随越多,情越随越薄。现在这样挺好,谁都不用再攀比了,我生意做不成可以改行,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我高兴。”(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李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