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素有“中国花炮之乡”、“中国将军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我们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线锻炼”转作风,为民服务重实干。浏阳将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作为群众工作的突破口,推进工作制度创新。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把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征地拆迁、防火防汛、维稳处突、窗口服务等基层基础工作列入“一线工作”范围,要求“干部在一线锻炼、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绩效在一线考核”。严格执行“三个一律”,要求所有单位上班时间一律实行开门办公,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律限时办结,所有财政专项资金一律公开公示。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大接访”,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处访制度,并将该机制延伸到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将领导姓名、职务和接访时间公开告知,确保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市级领导在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在本单位信访接待室坐班接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千队员”进村组,为民解难出实招。在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上出实招,真正实现干部群众“面对面”。一是四级联动全方位构建群众工作网络。按照“一推行四公开”(推行干部联点驻村,公开联系方式、公开岗位职责、公开监督机制、公开考核办法)的要求,在市、镇、村、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四级立体群众工作网络,从市直单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选派4000余名工作队员,每月9日、10日、27日、28日,用四天时间集中进驻全市401个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围绕抓发展、解纠纷、保民生等开展工作。二是干部群众零距离交流互动。全体工作队员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融进村子,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和意愿诉求,倾听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三是部门企业点对点帮扶发展。将群众工作与帮助扶持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经济增长紧密结合,着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对接、审批服务、征地拆迁、融资衔接、优化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七成财力”惠民生,为民谋利求实效。坚持每年办成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2013年,全市民生领域支出达45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3.1%。一是重点保证民生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饮水、住房、用电、通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不断健全保障体系,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保障体系。三是切实维护良好环境,将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不断美化;建立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率100%;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发展环境持续好转;加强“平安浏阳”、“法治浏阳”、“和谐浏阳”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曹立军: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浏阳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