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6月4日电(记者巩志宏)“过去到乡里办个事,满院跑、各屋找,经常找不到人,办个事要跑好几趟。现在可好了,有什么事直接到服务中心,进一个门就办妥了。”河北邢台市威县西梨园村村民石振国在乡服务中心办理葡萄种植销售合作社手续,3个工作日就批下来了,7天就把合作社的牌子挂上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省邢台市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推行简政放权,使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可以就近、快速办理,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乡村两级党组织距离群众最近,但多年来却面临服务能力偏弱和服务职能虚化的问题。如果没有职能,为群众服务就是一句空话。”邢台市委书记王爱民介绍说,邢台市把推动简政放权、赋予基层党组织服务职能,作为建设乡村便民服务平台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邢台市对涉及审批、登记等直接服务群众的332项职能进行梳理下放,能放到村的尽量放到村,不能放到村的放到乡镇,使基层拥有更多的服务职能,尽可能方便群众办事。同时,普遍推行代办制,不需要群众本人到场的,由乡镇和村干部代办。 为增强乡镇话语权,邢台市将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基层站所统筹进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实行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双重管理。并将工作人员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所在乡镇,业绩由乡镇党委考核,主要负责人的任免由乡镇党委和县直相关部门协商确定。目前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3100名,培训村代办员1.5万人次。 同时,按照便民利民原则,邢台市明确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突出重大项目、工程和事项的审批办理,乡镇负责便民事项的办理代理,村级负责代办领办,分别制定《便民服务手册》,全面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并实行公开公示制、群众评议制、责任追求制等一系列制度加强监管,做到上下贯通、照章办事。 三级服务平台的建立,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同时规范权力运行、阳光操作,严刹“四风”问题。一些群众反映,现在办事没人敢推三阻四、吃拿卡要了。目前,邢台市2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高标准的政务服务中心,94%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便民服务中心,77%以上的村、社区建成便民服务站,仅乡村两级已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0多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