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武定县:干部扎实 群众踏实
发表时间:2014-06-07   来源:人民日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何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武定县让干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转变作风,县委书记黄云雁总结:“干部扎实,群众就踏实。”

  随意出入,县委大院对群众“不设防”

  沿着中山路拐上一个坡,进大门没人会阻拦,群众直接就能到武定县委的办公区。记者在云南省武定县采访时发现,这个县委大院对来访群众“不设防”。不但如此,为了让群众积极反映问题,武定县还敲锣打鼓通过演节目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送”到群众身边。

  利用赶街天,武定彝族民歌文化传媒演艺公司的总经理杨立宏率队到高桥镇“送文化下乡”,他们把群众路线、八项规定等编进文艺节目,演出时,群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武定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山区面积占97%,18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多。“开门搞活动”,得先“送文化下乡”。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鲁自福介绍,局里组织力量编写了彝剧、快板、小品等反映群众路线的作品,把上级的政策和县里的做法送到12个乡镇,观众近5万人。

  “在县城宣传文化中心的演出,连过道、台阶上都坐满了人,”鲁自福说,“等农忙结束,我们还要到村里演。”

  “以前找熟人,现在提意见”

  如此宣传有效果吗?武定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木朝明介绍,3月份,来活动办反映问题的群众只有四五个,四五月份达到三十多个。

  狮山镇东岳社区居民陈光兰快人快语:“原来去政府机关盖章,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现在有啥不满意,直接提意见。”

  按照规定,农村旧房改造要到县里办审批手续。然而部分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有时还不在岗,加上现场勘察,差不多得折腾半年时间,往往是“万事俱备,只欠批文”。说起当时帮亲戚代办批文的经历,陈光兰到现在还眉头紧锁。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陈光兰看别人都提意见,也向镇党委反映“办证难”。如今他舒展眉头:“现在一般15个工作日,就能收到回执了。”

  武定县对群众的意见逐条梳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公示整改期限和督查人。县里对收集到的276条群众意见4次集中交办,涉及47个部门,目前已办结100件。

  狮山镇党委副书记付光新介绍,刚开始征求意见时群众觉得提了也白提,等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到社区,听一条记一条,并把办理情况贴上墙,群众才真正相信了。

  干部改作风,群众变风俗

  从武定县城到当地著名景点狮子山之间有一段“狮山大道”,项目已开工5年仍是“残垣破壁”。

  5月18日至19日,在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黄云雁对“狮山大道”自我检讨:“没有充分听取拆迁群众诉求,片面追求城市建设的‘轰动效应’,导致二期建设久拖不决。”有常委就此向黄云雁“开炮”:“你是‘只挂帅、不出征’!”

  民主生活会后,狮山大道施工围挡很快竖了起来,往日尘土飞扬的情形不见踪迹;县领导亲自包保到户,狮山大道搬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会上,还有常委反思自己对待群众就像武定壮鸡——冠子(官职)不大架子大。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武定县出台措施“四管齐下”,让感情、作风、载体和平台都“围着群众转”。

  干部的作风改了,社会不良风气也会变。

  武定县民间酒风很盛,过节吃请还攀比排场,不少群众只好违心地“打肿脸充胖子”。如今,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成了作风红线,机关单位节俭成风。群众可攀比的少了,连在烧烤摊上喝酒的都少了。(记者 徐元锋 杨文明)

责任编辑: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