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 才称得上心中有民
发表时间:2015-02-03   来源:人民日报

  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一席话,让人心潮澎湃、备感振奋。担任县委书记,我时常扪心自问,怎样做才算是心中有民?

  在扶贫帮困上,“一批了之”不算心中有民。每天读报、看新闻是我的必修课,每每看到有的群众因病返贫、因贫致难等情况见诸媒体,心中不是个滋味,会第一时间签批给相关同志一对一帮助,久而久之群众遇到困难就给我来信,多数时候我也是一批而就。这样看似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但静而思之,不是长久之计。比如,全市还有71个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32000多人,有农村D级危房户180户等等,这些问题单靠“签批”难以根本解决。由此我深深感到,对困难群众的现实难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走访慰问、送钱送粮上,务必要按照总书记“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的要求,从造血机制上去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在统筹兼顾方面“弹好钢琴”,彻底改变“年年帮扶年年穷”的状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面遮点”也不算心中有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西昌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集聚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2014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挺进全国百强,是全省县域经济示范县市。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市还有122个“空壳村”,有的偏远民族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现象固然有历史和地理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差距所致。城市的高速发展不可“一俊遮百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绝不能让“平均”掩盖了“不平均”,更不能让偏远地区群众同步“奔小康”成为“被小康”。这也倒逼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必须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夯实全面小康的全域基础。

  在民生改善方面,“替民做主”更不算心中有民。近年来,西昌每年都会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十件为民实事,从党委政府角度,这些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改善生活的好事。但是,领导所为往往与群众所想有出入,有些民生工程没踩准群众的需求节拍,办了不少事,却仍然有群众不太满意。比如,市委市政府实施了6期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希望通过生态建设带动城市发展,筑牢发展基础后,再对老城区实施整体规划、恢复打造,但群众对此并不满意,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门纳谏”中,通过“书记信箱”等多渠道了解,发现尽快实施老城区综合整治是绝大多数群众的心愿,继而实施了老城区综合整治。由此我也体会到,征集民意渠道还不广泛、不科学,致使党委政府对群众希望办、急需办的事情了解掌握还不准确、不到位、不全面,导致了“替民做主”现象,最终群众不买账。可见,努力将民意转化成决策的直接依据,是避免“替民做主”的关键。

  县委书记是承上启下关键环节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征程中的“固化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只有在“大脚板”的不断延伸中丈量民情、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才能从根本上赢得群众支持。(四川省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责任编辑: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