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7月4日电(记者陈晓虎 张亮)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而西海固的“西”指的就是宁夏西吉县。 2014年,西吉县原县委书记、县长身陷腐败案被查处,年过半百的回族干部马志宏临危受命,出任固原市委常委、西吉县委书记。 1年后的今天,他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接地气的书记”。 立规矩:“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马志宏上任时,全县有10多名县处级、20多名科级干部因牵涉腐败问题被调查或判刑,一时间,不少部门领导岗位空缺,一些干部人心涣散,干劲不足。 马志宏去年6月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立规矩,进而带动全县干部作风转变。 为刹住送礼歪风,马志宏要求凡进他办公室的人,手里只能拿材料,拎其他东西的一律免进。司机惠旭东说:“去年8月书记的儿子结婚,对外一桌酒席没摆。当时县里只有我知道这事,书记跟我讲,他家的门绝不能告诉任何人。” 记者走进马志宏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他刚参加工作时收藏的一尊毛泽东像,墙上挂着一幅字:“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时常读读这句话,内心会受到警示,人无论身处何方,不管官做多大,一定要有敬畏心。”马志宏说。 为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马志宏与县委班子研究后,组织开展了“转作风、抓发展,大干150天”活动,从中发现了一批愿干事能担当的干部。 震湖乡干部李景才当了两年多副乡长,这次直接被调整为乡长。震湖乡党委书记李晓东说:“大家都很吃惊,问他有啥背景?其实,李景的‘背景’就是干工作‘攒劲’。” 马志宏说:“以前动干部时,有人就研究关系,寻找门路,找人打招呼。我们这次调整干部坚持重德才、重基层、重实绩原则,给大家传递一个用人导向:工作成绩就是背景,群众口碑就是关系。” 谋发展:“在基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月底的一个下午,记者跟随马志宏来到吉强镇高同村调研。在回族村民高金山家的院子里,他和几位镇村干部、村民拉起家常:“最近羊肉价格跌得厉害,对咱们有什么影响?” 高金山说:“影响不大,村里人养牛的多,养羊的很少。” “但我现在只养了3头牛,想扩大规模,却没钱。”村民毛维军看到县委书记,赶忙跑过来反映困难。 “信用社的款贷不出来吗?”马志宏眉头一皱。 毛维军说:“要担保,要抵押,门槛高。可咱农民能抵押的东西不多。” 调研结束后,车还没开出村,马志宏就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电话,要求尽快研究村民养殖贷款难问题。 这样的调研,是马志宏工作的常态。西吉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核心区,贫困人口占全宁夏贫困人口的20%,脱贫、发展压力大。来到西吉后,他时常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寻思路,找答案。半年后与县委班子将西吉发展蓝图定位为“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扶贫攻坚、城镇建设、环境整治”五大战役,以及“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文化振兴、凝心聚力”五大工程。 “和群众交谈,我能判断政策执行情况,发现民生新问题,进而理出解决办法。”马志宏告诉记者,“在基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一贯的工作方法。 抓法治:“社会治理一定要引水入渠” “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闹访”,这种不正常现象一度在西吉县很“流行”,马志宏到任西吉后坚持“引治理之水入法治之渠”的理念,一手抓打击违法闹访,一手抓畅通正常信访途径,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 今年3月12日,西吉县沙沟乡一村民驾驶小轿车占道行驶,迎面与一运钞车相撞,导致小轿车乘车人一死两伤。在明知是己方责任的情况下,死伤者家属到县上闹访,要求政府当场兑现高额补偿。 马志宏接到信息后,连夜组成工作组进行疏导劝解。在劝解无效后,马志宏果断要求出动警力控制闹访,并将主要闹访人传唤到公安局。 “法治之下,没有特殊公民,政府更不能花钱买平安。”马志宏说,坚决依法处理这起交通事故,为干部抓工作壮了胆,撑了腰。 在打击闹访的同时,马志宏还创新信访工作,成立信访督办局,设立信访接待大厅,县级领导每天坐班接访、包案化解纠纷,保障通过法治渠道反映上来的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西吉县信访督办局局长高文君说:“马书记刚到西吉两个月,就处理了12起信访案件。他不单单在文件上批示要求处理,还要我们必须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给他。” 这样一来,信访工作不再是层层批转,而是将重点落在督办上。信访局变信访督办局一年来,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