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安阳救助站原站长许帅 新华社郑州10月24日电(记者 刘金辉 李鹏)今年9月初,来自河南驻马店和新郑的两位眼疾患者,分别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重获光明,他们的眼角膜均来自河南安阳市救助站站长许帅。 这位37岁的救助站干部,生前为救助流浪乞讨者鞠躬尽瘁,重病后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尽头;死后他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为他人送去光明,为医学研究尽了最后一份力。 许帅的父亲许宏刚说:“儿子在决定捐献遗体时说:‘我活着不能战胜病魔,我死后除了将有用的器官捐赠他人,还要把遗体奉献给医学研究,让医生、患者和更多的人将来有机会战胜病魔’。” “他带病工作直到生命最后,并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出来,我们都非常感动,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把他没有完成的工作做好。”许帅的同事王国法说。 在安阳市救助站医疗安置区的母婴室,有一名特殊的被救助者“小鸭梨”。10个月大的“小鸭梨”出生在安阳市救助站。 2015年,“小鸭梨”患有智障的母亲被送到救助站,体检时查出两个月的身孕。为了照顾这名“准妈妈”,安阳市救助站将她安排进医疗安置区,不仅有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健康,“小鸭梨”出生后,救助站还聘请两名保姆,一天24小时照顾母女的起居。 “让受助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2014年,为了能让被救助人员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和康复服务,许帅带领安阳市救助站在全国首创“医养结合”模式,专设医疗安置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安阳市按摩医院搬进了救助站。 当年,安阳市救助站的医疗安置区便迎来了首位出生的被救助人员子女——“小苹果”。2015年4月,在9个月的康复治疗下,“小苹果”的母亲最终奇迹般恢复记忆,流浪8年之后终于与远在广西的亲人团聚。 安阳市按摩医院院长吴青山说,医疗安置区刚建成时,许帅经常亲身测试各种设备,体验一下治疗感受,甚至连脑电治疗也要试一遍。这既让医护人员目瞪口呆,也钦佩不已。 据统计,2014年至今,安阳市救助站医疗安置区已救助智障人员200人,其中138人病情经康复治疗明显好转,128人已经返乡。 自2008年担任安阳救助站副站长以来,许帅在救助站工作了7年多时间。这7年多来,安阳市救助站软硬件得到快速提升,被民政部评为“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设置救助站医疗安置区仅是其中一例。 为了破解被救助人员身份核实难,许帅重新整合救助站内部科室,专门设立接待查询科,采集受助人员DNA血样,并通过与公安部门“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率先在全国实现DNA血样对比寻亲。 2014年11月,许帅被确诊为胃癌四期,但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履职尽责,以乐观、豁达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16年7月,民政部授予许帅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被称赞为“有理想信念的优秀党员和优秀民政干部”。 2016年9月1日凌晨,许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9月4日,许帅遗体捐献送别仪式在安阳市殡仪服务站举行。许帅的亲人、同事、自发来的市民等上千人,一起来送他最后一程。“许帅一路走好”“视救助对象为亲人,用大爱诠释孺子牛精神”“身前奉献,身后再捐献,爱心留人间”,人们用挽联表达对许帅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