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 陈曦 郭晶 罗国金)在国内开创“无痛分娩法”,推行产房一切为了病人的“无声运动”,创下剖宫产率北京当时最低纪录,在国内率先开展妇产科免疫学及遗传学研究…… 这是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创始人叶惠方的一份“成绩单”。 一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她,迎接了无数新生命,却把自己最后的归宿计划为“遗体捐献”。 “一个人不能选择历史,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追求!”这是百岁老人叶惠方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她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 “祖国总有一天会强大起来,总有一天需要我们” 崎岖、坎坷、艰辛……这些词恐怕都不足以形容叶惠方求学的艰难。 “刚把考卷交上去,全面抗战就爆发了,老师和同学们被迫离校。”1937年,从大学医预系1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叶惠方刚参加完毕业考,就在战火中被迫南下,回到父亲身边。 一年后,叶惠方又北上求学。 然而,1942年,炮火硝烟又使还有半年就毕业的叶惠方再次被迫离校。 由于战乱,她与家里断绝音讯,只好靠变卖衣物度日,但她依然坚信:“再困难,我们也要把书读完。祖国总有一天会强大起来,总有一天需要我们!” 耗时12年,辗转6个省,跋涉几万里……炮火纷飞的年代,叶惠方却没有落下求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终于拿到毕业证书。 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叶惠方的叔叔几经周折找到她,准备带她去台湾。 没有一丝犹豫,叶惠方坚定地表示:“我要留下来报效祖国!” 随后,叶惠方师从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毕生致力于新中国妇产科事业。 杏林妙手解患忧 1954年,叶惠方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的前身——军委直属机关医院支援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40岁时,叶惠方就被誉为妇产科的“一把刀”,在国内首次推行“无痛分娩法”,率先实行“产科休养室主任负责制”,推行一切为病人的“无声运动”,建立“产前门诊分段预约制”,使妇产科的医、教、研一步步走向正规。 之后,为了把“一把刀”变成“多把刀”,叶惠方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为更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搭建平台,自己则从事妇女保健工作的研究。 她带领攻关小组耗时6年,在全国率先研究“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的防治”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主编及翻译的医学书籍10多本,有的已连续再版7次、印数达几十万册,成为医学科普书系中的畅销书。 对叶惠方来说,患者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一视同仁、精心治疗。 一次,一名怀孕4个月的孕妇转氨酶升高。当时,多数医生建议中止妊娠,否则将严重危害孕妇的肝脏;如果继续妊娠,需服保肝药,又会影响胎儿。 孕妇几近绝望之时,慕名找到了叶惠方。 叶惠方对所有检查结果一一分析后认为,孕妇的转氨酶高不是肝炎造成的,建议她保住孩子,定时随诊。不出所料,这名孕妇后来转氨酶一直停留在一个稳定的基数上,几个月后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在叶惠方眼里,为了治病救人,荣誉和地位皆可舍弃。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妇产医学界认为,患有心脏病的人禁忌剖宫产,否则患者会死在手术台上,而叶惠方却在1964年打破了这一禁忌。 当时,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位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产妇,危在旦夕。为了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叶惠方决定铤而走险。 手术台上,胆大心细的叶惠方终于带着产妇成功闯过“鬼门关”。 凭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叶惠方不知给多少难产产妇带来了母子平安,也让多少罹患疑难疾病的女患者转危为安。 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专家门诊制度。作为全国知名专家,叶惠方却坚持看普通门诊。 “怕麻烦,不想去办手续。”其实,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想为患者省点钱。 叶惠方不仅时刻想着为患者省钱,甚至有时候为患者贴钱。 1999年春天,已是八旬高龄的叶惠方,接诊了一位从外地农村赶来的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小患者。 小患者家贫无钱治疗。虽然小患者是假肛,大便失禁,可叶惠方却毫无怨言,将这一家三口带到自己的家,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一年后,小患者进行第二期手术,全家三口再次住进叶惠方的家,直到小患者痊愈。 回顾叶惠方的百年人生,奉献始终是她一以贯之的人生追求。 无论是长江之南,还是黄河以北,无论哪里发生严重灾害,她一看到消息,总想为灾区群众做点什么。 云南地震,她捐钱;内蒙古雪灾,她捐钱;山东旱灾,她捐钱。钱捐完了,她就翻箱倒柜,有什么就捐什么。实在找不到适合捐赠的东西,她就捐自己的被子、大衣…… 1995年,老伴去世后,叶惠方从简办理丧事,却将抚恤金加上积蓄,凑够了一万元捐给“希望工程”。 2000年,84岁高龄的她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广州,将时值数百万元的祖宅捐给家乡中学。 几十年如一日,她坚持为“希望工程”捐款,甚至捐款的次数太多,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捐了多少。 有关部门要给叶惠方发奖牌。她婉拒:“我捐赠并不是为了奖牌,只是想让人们在接受一名老共产党员爱心时,发自肺腑地喊一声‘共产党好’!” 然而,这位老人的家,却是一个不能再简陋的家—— 客厅里的老式桌子和两把椅子,是当年婆婆家给的;椅子座位的木板塌陷了,她垫上了一块小布垫;两个黑色的木箱,是她的爷爷当年飘洋过海到美国修铁路时用过的;一把白色的瓷壶,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而她睡的床,还是解放前的…… 在叶惠方看来,授人以物仅供一时温饱,而启人以智则终身受用无穷。 直至前两年,年近期颐的叶惠方仍在义务英语教学。 有人算过,她免费教授英语的学生至少有5代人,87岁高龄的著名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就曾跟她学习过英语,就连电梯工也慕名前来求教,她从不拒绝推诿。 “教英语成了她唱歌之外最大的业余爱好。退休后,她不仅在医院教着五六个英语学习班,她学生的孩子每周也有好几拨来家里学英语,每次她都为孩子们准备好吃的。这样她觉得自己‘有用’。”这就是女儿王泽鸣眼中的妈妈。 1987年9月,叶惠方向医院党委递交了一封信。 信中,她提出将自己的1.5万元存款捐赠给曾工作过的妇产科,还提出一个特殊的请求:“当我病危时都不要进行无谓的抢救,浪费人力物力……将遗体捐给医院用以教学……” 2000年,叶惠方脱下了白大褂,放下了听诊器。 “我年纪大了,看病慢,怕耽搁病人。”一句最简单的解释,背后却是对病人最大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