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效果要实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此,全社会充满期待,人民群众寄予厚望,要用好的作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把住“五看”。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看各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是否明显提高;看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限时得到解决;看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否显著改善;看群众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看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和自身幸福感是否明显提高。总之,通过这“五看”,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利益,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生活过得更舒心、更幸福、更有尊严。 二是严格标准。让群众满意,赢得民心,是这次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标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总的要求。因此,要正确把握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关系。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议边改,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做到“在为民上做好服务,在务实上转变作风,在清廉上树立形象”。 三是坚持“三心”。即真心、诚心、虚心。真心就是真心向群众征求意见。本着有利于群众讲真话、讲实话,有利于反映真实情况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向“上下内外”拓宽听取各层次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切实把存在的突出问题查准查清,把根源剖析透彻;诚心就是诚心同群众交流思想。要改变单纯的“领导与领导”谈、“党员与党员”谈,注重抓好“领导与党员”谈、“领导与群众谈”、“党员与群众”谈,谈热民心,谈透民情,谈洽民意;虚心就是虚心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要引导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引导群众正确参与评议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回访、公示、通报、测评等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从而形成群众有效参与、信息渠道通畅、评价客观公正、党群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四是落实民意测评。用群众满意不满意检验活动成效,这是坚持群众观点的要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根本目的上。评价活动成效,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他们是最好的评判员。测评结果能否准确反映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关键在于对测评能否真正做到精心组织、测评是否科学规范。测评中要为群众提供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测评指标,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的结果要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真正做到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靠群众监督。(中共玉林市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执笔:张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