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意识: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源头
发表时间:2013-07-16   来源:陕西日报

  群众是相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的一个广泛社会群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践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十八大从战略思维、政治高度、全局视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共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的延伸。这项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都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牢固确立群众意识,随时想着群众,处处依靠群众,事事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源头。把群众意识贯穿于我们党工作宗旨、方向、途径和目标的各个方面,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和关键。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确立群众观点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同志1943年10月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一文中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习近平同志2009年12月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到群众之中,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在群众最盼的时候慰民心,在群众最急的时候解民忧,在群众最难的时候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之,党的群众观点就是承认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群众观点这个被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铸成的认识基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为我党考虑问题的第一前提。

  到群众中去是正确决策的科学阶段和必要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各执法工作部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除了必须坚持依法决策、按规则和程序决策、决策权责统一之外,还必须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切实落实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并形成系列制度。

  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思想作风。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些领导干部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绩观出了问题,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因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确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以群众愿意与否、满意与否、高兴与否作为评价政绩的唯一标准,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姿态察民情、消民怨、解民需,回归干群的鱼水关系。渭南市多年来把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抓好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切身大事,使得群众的幸福指数与GDP同步得到增长。此外,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渭河综合整治任务,加大渭北旱塬和中部盐碱滩涂地区扶贫攻坚力度,着力推进秦岭北麓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了最低层群众的收入,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宗旨服务群众,时刻想到群众,事先谋划为了群众,是已被历史证明的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思维特征。

  主动为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文中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一论断为我们主动服务群众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也是我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基本尺度。“照镜子”主要是对照学习党章,深入基层调研,顺应群众要求,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正衣冠”主要是严明党的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端正自身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查找“四风”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治治病”主要是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作风方面有问题的党员、干部要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只有如此,才能逐渐增强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

  建立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党的工作规律。首先建立与群众的协商对话机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是到群众中去的第一步。群众相信我们,寄希望于我们,才会把心中的忧虑、怨气、困难表达出来。其次建立岗位践行机制。从上到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每个人本职岗位的具体践行。不能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吃拿卡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要把全体机关干部岗位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工作效率、开展“马上就办”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此外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一般而言,制度是由人制定或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它是激励、支配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体系。只有把践行群众路线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形成检查、督促、举报、反馈、奖惩的良性机制,群众意识才能牢固而持久地表里如一地形成。(作者:刘会锋 系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