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宜智在北京密云县开展大宣传大调研活动 7月24日至8月9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带领调研组在北京市密云县开展宣传和调研。秦宜智一行深入农村、企业、机关、社区等基层一线,与普通青年一起生活、一起劳动、面对面交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倾听青年呼声,分析查摆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研究推动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新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谋划部署未来5年工作,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月下旬以来,共青团中央组织的45个调研组,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集中开展为期3周的“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 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把党的要求最广泛地传播到青年中去 把中央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六一重要讲话和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最广泛地传播到青年中去,帮助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健康成长,是全团大宣传大调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 密云地处京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调研中,秦宜智一路边走、边看、边讲,与进城务工青年、企业职工、农村青年、青年科技工作者、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新兴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各界青年深入交流学习体会。他强调,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把牢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善于运用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及时准确地把党的要求传递到青年之中,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这是团组织的首要任务。 7月30日下午,在穆家峪镇阁老峪村村委会议室,秦宜智为来自北京各区县的260多名基层团员青年和团干部作专题宣讲。他指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键是要深刻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深刻把握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正确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始终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要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始终保持客观理性的生活态度;要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始终保持崇高的价值追求;要正确把握朝气与暮气的关系,始终坚信青春不懈怠、人生才出彩;要正确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头践行道德规范,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 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准确把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时代在变革,青年在变化。共青团要履行好根本任务和政治职责,必须勇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如何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如何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时代发展对共青团提出新的重大“考题”,这考的不仅是工作能力,更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 带着这一课题,秦宜智一行深入到共青团最薄弱的工作领域、最基层的支部团队、最普通的青年群体中去,找问题、查原因、谋对策。 农村共青团是全团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此行调研的重点。在群山环抱的塔沟、干峪沟、史庄子、古北口村,秦宜智吃住在村里,走街入户,了解农村青年在哪里、大家的愿望和需求是什么,与村里的青年能人一起探讨如何解决创业致富的资金、技术和市场难题,同大家一起谋“点子”、想办法。 新兴青年社会组织聚集了大量青年,团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和凝聚还没完全跟上。为此,秦宜智专门与密云360网站创办者、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网站版主等座谈交流,仔细询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互联网运营和青年上网情况。他强调,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新兴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努力把他们吸引到团组织周围,一方面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激发正能量、发挥影响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党建带团建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法宝。乡镇团组织处在共青团工作的前沿,乡镇团的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调研中,秦宜智专门邀请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与他们进行一对一地深入沟通,从基层党委领导的视角了解做好团的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明确共青团抓基层、打基础的重点和方向。 调研期间,秦宜智一行先后到8个乡镇、10个村、5家企业和4家机关事业单位的17个基层团支部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青年座谈会21个,访谈、座谈团员青年188名,入户走访青年8家,参加劳动多次,还与古北口镇古北口村结成了对子,与西田各庄镇创业青年刘晓愿等20多名团员青年交上了朋友。从新城子镇塔沟村的旅游推广,到不老屯镇史庄子村的网络覆盖,从家业如心社工事务所的经费来源,到福田汽车北京多功能汽车厂青年职工的联谊交友愿望,从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成长,到创业青年对培训和技能的渴望……调研组在摸情况、问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增进着对基层、对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秦宜智指出,要清醒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转型期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引导青年,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团干部就工作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