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正是在这里,孕育成熟了诸多独特的经验和智慧;正是在这里,取得了诸多决定性的胜利;正是在这里,发出了响彻历史的“两个务必”。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更多正能量。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来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当地群众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扎实深入地开展,河北省作家李春雷潜心创作了报告文学《赶考》。作品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西柏坡工作、生活的特殊历史片段,给我们描述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更向我们形象地阐述了一个永恒的历史真理:“人民,是永远的江山!群众,是永恒的考官!” 4月4日,河北日报选登这篇报告文学,以期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迎接新的“赶考”。 应该说,国共谈判破裂之后的1947年,是中共历史上极端危机的时期。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全面进攻。 1947年3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25万兵力,在100多架轰炸机的配合下,全力进攻中共的核心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其气焰之汹汹,大有巨石击卵、饿虎扑食之势。而中共在延安周围的部队,不足3万人。黑云压城,岌岌可危,千钧一发。 3月14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停播。中央军委紧急发布《关于边区各部队保卫延安的部署命令》,要求必须在三十里铺、松树岭线以南地区阻敌十天至两个星期。但面对20倍于我的强敌,阻击部队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星期。 3月18日,中共中央被迫撤离经营了十多年的红色首府——延安。 其后的一年时间里,毛泽东率领着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之为“一个800多人的国家”的中共首脑机关的男女老幼,在配备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追杀下,辗转在陕北的枣林沟、小河村、王家湾、朱官寨、神泉堡、杨家沟一线,昼伏夜出,餐风宿露。 3月底,中共中央在枣林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人在彭德怀部队的掩护下,留守陕北,但改名换姓,各取代号为李德胜、胡必成和史林等;而刘少奇、朱德等人,则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向华北方面转移,担负中央委托之任务。随后,又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率中央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转移至山西省临县,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 但是,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形势便发生了神奇变化,云开日出,天翻地覆。 从1947年3月离开延安,到1949年3月移师北平,胜利到来之快,大大出乎世界之预料。 盛衰之理,胜败之道,个中玄机,其谁得知? 见证这一奇迹的,就是太行山中一个小小的村庄——西柏坡! 历史的选择 其实,历史的脚步选择在西柏坡驻留,是一次必然中的偶然,也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在此之前,随着形势变化,中共总部机关曾设想从延安迁出后,向大城市和大平原靠近。但迁到哪里呢?先是凝眸淮阴,后来聚焦承德和哈尔滨,随着战局危急,又倾向于晋西北、晋冀鲁豫或晋察冀。 匆匆忙忙的枣林沟会议,对中央工委的落脚之处并没有明确,只是约略而言“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但到达晋察冀之后,按照中央“停留一段时间,了解和解决该地区军事行动问题”的指示,确定暂时留驻。在此期间,聂荣臻曾盛情挽留。 时任中央工委秘书长的安子文后来追述:“这时晋察冀领导同志提出,他们地区存在许多问题……想留中央工委在晋察冀。会后向中央作了请示,毛主席回电批准留晋察冀。”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原称柏卜村,古时因村北的坡岭上松柏苍翠且与东柏坡村相对居西,故取名西柏卜。民国年间,改为现名。 选择这里,自有它的道理。 平山县是红色老区,群众基础好,是著名“拥军模范”戎冠秀的故乡,也是风靡各大解放区的歌剧“白毛女”原型人物的故乡,更是保卫中央总部的“平山团”的故乡。 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形和地势。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太行余脉由西南而东北,峰峦起伏,山岗连绵,地势险要。而西柏坡的东西面各有一道高隆的山脊,像伸出的双臂,形成一个马蹄形腹地,将小村紧紧地拥抱在怀中。 军事专家分析说,背靠大山,面临平原,能攻能守,可进可退。若战局顺利,可东出华北大平原,占领石家庄,控制京广铁路,进而向南北延伸,直达京津和中原;如有不测,则可撤回层层叠叠的八百里太行,如虎入深山,龙归大海。 当时的西柏坡村,是什么样子呢? 只有85户,325口人,散散碎碎地居住在滹沱河北岸的山坡上。村民大多是贫农和中农,只有一户段姓地主,有文化,很开明,与村民相处融洽。 小村的东部,是一座小山岭,岭前岭后散落着几户人家。 若征用这一片地方,岭下开挖防空洞,四周办公住宿,不啻是一个既隐秘又安全的机关场所。 于是,通过村长与村民商谈,老百姓十分配合,爽快地答应了。 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是1947年5月进驻的,对外号称“工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