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江源头海拔最高涵水林区——玛可河林场巡山记
发表时间:2015-09-1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9月18日电(记者李亚光)秋日清晨的玛可河林场山上,灌木丛生、松柏挺拔。行车于玛可河岸边的林区公路,山脚下随处可见的幼龄小树在蒙蒙细雨中随风摇曳、翠色欲滴。

  玛可河林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内,是长江源头流域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总面积152万亩,平均海拔3600米。林区目前共发现高原植物88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被誉为“高原物种基因库”。贯穿林区的玛可河是长江重要支流——大渡河的源流之一。

  “林场位于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地带,上世纪90年代盗伐猖獗,在巡山力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能发现50余起相关案件。”玛可河林业局公安分局政委贾乃明告诉记者。

  记者跟随巡山队伍在行进途中看到,玛可河两岸山坡坡度较缓区域因昔日砍伐而林木稀疏,分布其间星星点点的小树苗普遍高度不足40厘米。

  曾在林区当过13年护林员的玛可河林业局班前林场副场长朱富海告诉记者,记者看到的这些小树苗都是5年前人工栽种的。这里的海拔高度接近树木分布极限,气候寒冷,各类植物的生长速度极慢,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期内恢复。

  “1998年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我还是一名伐木工人,深知砍伐森林的后果。因植被蓄水能力下降导致的流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当时较为频繁。”朱富海说,当时若不尽快予以保护,长江中下游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林场内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这里成为生物学、生态学家开展研究的天堂,被誉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小江南”,隐藏在森林中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神秘的天葬台以及革命历史遗迹红军沟也为玛可河林场增添些神秘的色彩。

  下午2时,巡山队伍徒步6公里深入山间林区,几位刚入职5天的新护林员因缺氧开始气喘吁吁、行进困难。朱富海在安慰他们的同时,再次跟大家讲解巡山注意事项、生存技巧及身边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易感病害、燃烧特性等。遇到病重树木和将死树苗,朱富海还要求他们在路线图上标注好坐标。

  “林场目前仅有各类管护人员136名,担负着反盗伐、反盗猎、防火防灾、防病害等多项任务,人均巡护面积超过5000公顷。”在巡山队吃野果充饥、席地休息时贾乃明说,除日常巡护、抚育森林的任务外,队员每年四五两月还需日均栽种40棵树苗,有的人一天就能穿坏两双鞋。

  “其实不单单是我们辛苦。”朱富海指着山脚下捡拾树枝的牧民说道,为保护三江源,牧民在禁牧减畜的同时也失去了昔日的燃料来源,生活清苦,他们也为长江中下游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和贡献。

  据了解,玛可河林场每年造林面积达6000亩,近两年盗伐分子几近绝迹。经过各方多年保护,林区林木蓄积量已由2006年的460万立方米增长到如今的4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10.56%。

责任编辑:王 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