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8月22日电(记者靳赫)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新和村贫困户赵虎林今年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决定不再外出打零工,转而在村里经营一家三星级的农家乐小院;另一件是购进500只雏鸡,走养殖业和餐饮业互补发展的路子。 “这几年县里生态旅游业发展很快,我们村就在六盘山麓旅游环线上,环境好,交通也方便,很多甘肃和陕西的客人专门开车来玩,守着金山还出去打零工,不划算。”赵虎林说,农家乐开业3个月,生意越来越好,现在每月可以纯挣5000元,脱贫很有指望。 隆德县副县长宋亚俊告诉记者,新和村村民长期以耕种和打工为主业,收入十分有限,村里贫困人口比例在40%以上,但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又有千百年来传承的马社火文化和乡村饮食文化。当地政府把扶贫开发和乡村旅游融合起来,给经营农家乐的贫困群众资金扶持,现全村已建成农家乐20家,户均年收入可增加3万元以上。 新和村是宁夏近年来因地制宜抓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走访宁夏多地农村发现,各地纷纷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扶贫产业,有效扩大了贫困人口的增收途径。 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原为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结合当地夏季气温低、露地蔬菜可错季上市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万亩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地,带动当地农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成为宁夏贫困村脱贫典范。而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惠安堡镇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种植黄花1.2万亩,亩均产值可达6000元至8000元。此类实例近年来在宁夏并不少见。 “我们认识到,抓产业扶贫工作不能只重生产,还要让生产对接市场。前些年农民大量种植籽实玉米,每亩地每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我们引导各地按照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实际发展产业,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取得了良好效果。”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说。 事实上,宁夏农村差异化、个性化产业扶贫不仅做到了因地制宜,很多地方甚至已做到了“因户施策”。55岁的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田拐村贫困户田顺成告诉记者,自己年龄大、有养牛技术,在政府帮助下赊销了6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而村里的不少小伙则在政府补贴下考了大车驾照,当起了货车司机。 据田拐村村干部介绍,县里根据贫困户家庭条件实施了不同的扶贫措施,该村目前已培育养牛大户38户,养羊大户453户,货车驾驶员260人,去年以来又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红梅杏,扶贫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据了解,宁夏贫困地区目前已根据各自实际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集中了一批脱贫攻坚的新亮点,呈现出千帆竞发的新态势。下一步,宁夏将继续“因情施策”,让贫困群众脱贫道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