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项目扶贫给村民带来“获得感”
发表时间:2016-10-2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0日电(记者范迎春 杨思琪)即使是在去年夏天远赴河北省参观考察回村的途中,59岁的村民李福军也一直在怀疑:几代人靠种地为生的村子,真的能把食用菌项目搞起来?其他村民私下里也议论:花那么多钱上项目,还不如干脆把钱分了。

  听到议论的村党支部书记耿立彬给村民们解释:“国家给的扶贫资金是让建项目的,干别的不好使。”说完他眼睛看着一名村民笑呵呵地问:这些年给你家的扶贫款少吗?这样那样的东西少吗?钱花没了,是不是还照样穷?知道为啥穷吗?就是因为没把穷根拔掉。

  黑龙江省青冈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是距离县城不远的青冈镇新民村。暮秋收获时节,正在大棚里干活的李福军回想起“瓜分扶贫款”的想法,有点不好意思。“咱眼光太短了,还是政府想得远。”

  新民村是黑龙江省审计厅包扶的贫困村。在总结近些年扶贫工作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省审计厅确定了依靠项目扶贫的新思路。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农业处副处长王强受命成为项目筹划组牵头人,与县里、镇里、村里干部们一同反复研究谋划适合当地情况的项目,最后确定种植食用菌。

  他们四处求教取经,还组织几十名村民代表组团到河北省的食用菌企业实地学习参观。2015年开春,食用菌基地开始动工建设,一期建设10栋育菇棚和84栋出菇棚。

  村里组建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经营主体。与一般农业合作社不同的是,新民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部分股权划定给村里的特困户。虽然部分特困户既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资金参与经营,但盈利的15%将用于扶持这些特困户,直到帮助他们脱贫。

  基地的育菇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出菇棚承包给自愿参与的村民,以贫困户优先。王强告诉记者,村民与基地建立了紧密联系,村民的收入主要有劳务报酬、土地转让入股、承包经营收益、经营分红等几部分。

  当初不看好这个项目的李福军,现在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家里的9亩土地折成股权,每亩每年450元;他和妻子在基地打工,工资按日计算,两个人一天200多元,活多时能达到300多元。李福军以前得过脑血栓,“要不是村里建了这个基地,我们想到外面打工也没人要。”他说。

  育菇棚每年育一茬,两茬中间有五六个月空闲。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合作社组织村民在里面种植西红柿等蔬菜。68岁的村民李长江有种菜经验,成为3位牵头组织者之一。到10月西红柿陆续成熟上市,李长江利用“时间差”收入1万多元。

  记者在出菇棚里看到,黄灿灿的蘑菇表面泛着油光,乍看像一丛丛刚出炉的小蛋糕,几位妇女正在忙着采摘。耿立彬告诉记者,每栋出菇棚有8000棒,一季下来平均每棒出菇约2.5市斤,以每市斤2.5元的保守价格计算,每栋棚的毛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效益很可观。

  让“第一书记”王强没想到的是,原来计划的“村级扶贫项目”现在升级变成了全县的重点项目。2016年,县里整合扶贫产业项目、农业开发等各类资金合计8000万元对基地进行了扩建,目前已建成温室80栋、大棚694栋;新建了菌种和菌包生产车间,预计年产菌包2000万棒。

  以前当过村干部的马永珍在基地里负责看护锅炉房、监控棚室温度等工作,月工资2400元。他说:“项目扶贫给贫困户带来实惠,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脱贫致富的希望。村里各家各户在基地都有股份,所以都卯足劲儿干。”

  在场的青冈镇党委书记冯晓东接过马永珍的话说,项目扶贫让贫困地区真正拥有了“造血机能”,也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王 文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