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宋春丽在今年的两会上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困境谈了自己的观点。在她看来国产片缺少观众,不排除少数观众有时候会有些崇洋媚外的心理,“对我们民族的东西不那么太认可”。
宋春丽关于“少数观众崇洋媚外”的判断值得商榷,不能因为产品没有销路,就将板子打在消费者身上,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近年来,外国电影票房高是客观事实。“择好择优”是观众的主流判断标准,不排除所谓的“崇洋媚外”因素,但是其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小的。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内地全年电影票房总和为101个亿,国产电影份额占一半多。随着进口片的高歌猛进,这个数据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变化,在票房总量排名前十名的电影中,国产电影仅占3席,票房排名前五名的电影依次为《变形金刚3》、《功夫熊猫2》、《金陵十三钗》、《失恋33天》、《加勒比海盗4》。近期好评如潮的外国大片《碟中谍4》和《福尔摩斯2》,以及即将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都以强劲的势头进军中国。这些叫座的外国片无非是关于打斗和外部冲突的主题,为何具有如此强的票房号召力?
国外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外国电影中最优质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产业的出口额排在全美出口的第二名,仅好莱坞每年拍摄制作的电影就达成百上千部,真正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则是凤毛麟角。我国全年制作国产电影500多部,包括电视电影100多部,胶片电影400多部。除了进入院线观看,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视、片花、预告片等各种形式接触到本土电影,了解的渠道越多,感到好坏之别越大。若把国产电影的平均水平,甚至是劣等水平之作与国外精心筛选的最好水平相比,观众自然对国产电影愈发兴趣索然。
外国电影也不全是靠续集和高科技、大制作吸引观众,小成本电影《一天》和刚斩获奥斯卡大奖的黑白默片《艺术家》也赚饱了观众不少眼泪。这足以证明,能够直指内心、动之以情的电影才是好电影。而放眼国产电影、电视剧的题材,虽然近年来我国影视界不乏弘扬主旋律、宣扬正面价值观的精品佳作,但一些涉及尔虞我诈、婆媳争斗、古装穿越等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并影响到观众的审美品位。影视剧精品的数量太少,很难满足观众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观众不爱看国产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
质量不高。粗制滥造,虚情假意。现在电影后期制作技术很发达,有些电影不在剧本、故事情节及拍摄阶段下功夫,纯粹靠后期电脑制作。这样出来的东西,既不符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习惯,也不贴近生活、不贴近观众。
创新不够。现在中国制片行业有两种现象:一种是盲目学用国外的情节、手法和技术,包括聘用国外的明星;一种是古装片、宫廷戏蔓延,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特点。
制作不精。很多电影从剧情到场景,观众一看就是假的。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什么人都可以拍电影。每年五六百部,真正叫好又叫座的寥寥无几。
宋春丽作为中国早一批的电影人,她观点中折射出来的困惑也可以理解,难道堂堂中国就拍不出可以与欧美大片一决雌雄的电影来?“崇洋媚外”的背后是国人对于本土电影缺少自信与自豪感,事实上许多普通观众都和宋春丽一样对国产电影寄予厚望。
借中国扩大进口影片配额的契机,中国的制片业从导演、编剧、演员到所有相关人员都应该认真反思,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努力挖掘自己优秀的文化底蕴,拍出中国喜欢看的电影: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造型、舞美等技术人才,只有拥有优秀的创作队伍,才能不断涌现优秀的影视作品;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产业运作和营销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喻 珮 廖 君)
- 上一篇:
-
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让农民工的生活有文化
已是第一篇
-
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让农民工的生活有文化
- 下一篇:
-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应制定《国家阅读大纲》
已是最后一篇
-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应制定《国家阅读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