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技就是生产力”一样,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生产力,且已成为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的相互融合也正呈现加速态势。
今年两会上,文化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就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传承、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文化传承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具有生命力、创造性历史活动过程的动词,需要不断创造和革新的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京剧院院长马博敏表示,事实上,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史。后人继承前人,又不同于前人。一代代杰出艺术家需要超越先辈的成就,推动艺术的进步,丰富艺术的宝库,才能保有艺术的活力。
“目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人才培养。”马博敏坦言。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而教育也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你永远不给他牛肉吃,他肯定不认识牛肉。”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指出,解决传承的根本问题还是文化教育上。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姜昆也在今年两会提案中特别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系统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华文化在传承的同时,创新也成为一种时代要求,立足于传统,不断开出新义,体制创新、艺术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走进民众身边,这样才能使古老文明永葆青春。
在谈及传统文化在创新过程中是否会遭遇阻碍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耿其昌表示并不担心,并以京剧创新为例说明了他的观点,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不要把创新和继承割裂开,如何用合适才是关键。
民族多样化也是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特色。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然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制约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作为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伏来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应主动融入大文化圈,大文化要关注少数民族文化。
而另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委员,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高延青则表示担忧,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消失, “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应该上升为国家级保护区,重视即将消失的文化,否则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就失去了物证。”
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道德文化健康发展
虽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道德文化发展在不少时候却被视为“软肋”。过去一年,一系列与道德缺失相关的焦点事件频发,不断挑战公民道德底线,引发人们对社会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思索。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期待道德建设,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3月5日,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的日子。连日来,各媒体深入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多方面阐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是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让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充分利用优秀典范人物的带动作用。”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委员认为,价值观教育和法律不一样,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和要求,而是一种温情式的召唤,要想赋予这个召唤以强大的感染力,就应该推出具体体现了这种价值观的真实可感的人物。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抓住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其他对象的学习就不难了。
作为一名文化事业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宋春丽则提出,不仅仅是关注,而是要带有引领式的去做,也是一种榜样的树立。
时代需要偶像、国家需要信仰、民族需要精神家园,道德追问引发全民反思,诚信缺失亟待修正,只有将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
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如今,全世界到处都布满了中国制造的产品。然而中国的崛起,不能仅仅只有经济,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以及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新的课题。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议题,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孔子学院建设,为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约350所孔子学院,这都是经外方邀请后成立的,现在还有很多邀请,但是一时不能完全满足。”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表示,中国语言的国际传播是为了沟通中国和世界,也呼应国际上学习汉语的需求。
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走出去”战略也给予了积极评价。丹麦著名汉学家、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韦尔纳·沃尔姆说,孔子学院对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增强,未来国际上肯定会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文化。
- 上一篇:
-
孙淑君代表:“节能暖房”工程暖人心
已是第一篇
-
孙淑君代表:“节能暖房”工程暖人心
- 下一篇:
-
促进基层文化发展记者会:文化强国路 重点在基层
已是最后一篇
-
促进基层文化发展记者会:文化强国路 重点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