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主题访谈[一]: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表时间:2012-03-05   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久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本网就此对话两会代表、委员,推出主题访谈专题,敬请关注。                             

   孙云飞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六安市委书记

   以城市精神促科学发展

   城市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要内核,我们要让城市精神成为科学发展的文化路标!

   群众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城市精神的生命力所在。

   六安正在打造以“六安精神”为引领、“县区精神”为支撑、“行业和岗位精神”相呼应的城市精神体系,使之成为全市人民广泛认同的价值追求。 [详细]

   以城市精神引领科学发展,让城市精神更深入人心。

   孙云飞介绍,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新中国建立后,为建设宏大治淮工程——我国最大、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的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数以十万计的六安人民搬离家园。植根于红色文化的沃壤,六安用“奉献、创新、争先”来表述城市精神,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安表达”。
   “群众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城市精神的生命力所在。”孙云飞代表表示,六安正在打造以“六安精神”为引领、“县区精神”为支撑、“行业和岗位精神”相呼应的城市精神体系,使之成为全市人民广泛认同的价值追求。
   红色老区,绿色城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兴地区……“在六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精神必将成为引领的旗帜,前进的动力。”孙云飞代表信心十足。 (记者 李陈续)

   陈启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蚌埠市委书记

   城市精神在实践中升华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抓好载体建设,以生动的形式,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时代内涵。

    抓好中心组学习,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组织各级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会议精神,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理论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培育示范点,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宣讲学习方式,使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详细]

   城市精神在实践中升华,城市才会更加生动、活泼。

    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安徽省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蚌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抓好载体建设,以生动的形式,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时代内涵。“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的城市精神,在蚌埠跨越崛起的进程中发挥出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陈启涛代表说,近年来,蚌埠扎实深入推进理论武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抓好中心组学习,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组织各级党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会议精神,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理论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培育示范点,及时总结各地各单位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宣讲学习方式,使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记者 李陈续 赵达)

   缪合林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南京市政协主席

    要实现城市的发展,首先要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在复制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对文化基因的再造;突破文化体制机制,让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配置走市场化之路,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之路。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文化原创,营造创新文化,引领城市向创新发展转型;二是保护城市遗产,营造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城市向个性发展转型;三是振兴文化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引领城市向多元发展转型。 [详细]

   有了主流、健康的文化基调,城市发展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记者: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特质,在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缪合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引领城市的发展转型。也就是说,要实现城市的发展,首先要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南京为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实力,亮出了“1+5+1”的“组合拳”,“1”是指《关于加快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实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5”是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关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最后一个“1”是指《南京市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计划(2011-2015年)》。“1+5+1”环环相扣,组成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勾勒出了南京未来5年城市文化发展的清晰“路线图”。
  记者: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如何促进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缪合林:在复制传承的基础上,寻求对文化基因的再造;突破文化体制机制,让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配置走市场化之路,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之路。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文化原创,营造创新文化,引领城市向创新发展转型;二是保护城市遗产,营造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城市向个性发展转型;三是振兴文化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引领城市向多元发展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社会保障与医保、医改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把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敢行敢试、会行会试,在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上下工夫。”>>>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诚信,也是一种资源

   “诚实守信与经济发展历来密不可分,一个地方信任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历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讲诚信则兴,不讲诚信则衰,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铁律。”>>>详细

责任编辑:张智萍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