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网络平台,三种话语在公共舆论场中不断进行互动、碰撞与融合,没有哪一种话语可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形成了当前中国公共话语面临的新型舆论生态——官方话语、民间话语与西方话语三足鼎立的时代正式来临 当前中国公共话语面临的新型舆论生态:官方、民间与西方三足鼎立时代正式来临 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进入全面大转型时代,社会结构全面转变,利益主体日益多元,正在经历一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力量、社会力量与新媒体力量的崛起,激发起中国社会表达语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公共话语体系不再是官方话语构成的铁板一块,一个更加多元的公共话语空间正在悄然形成。 在当前的多重话语空间中,有三个主要的舆论场: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和西方话语。相对于官方话语的精英表达,民间话语是一种大众表达,具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性格和审美趣味,常常以诙谐、通俗和调侃的形式来反映大众生存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情感与复杂情绪,主要以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各种人际传播渠道为载体;而官方话语和社会正统表达则显得固化、僵硬与封闭,由党和政府传达的公共政策和发布的权威信息构成,以政府文件公告、法律法规、新闻发布会、大众媒介等为传播载体;此外,从思维模式和互动方式来看,西方话语是基于线性和机械思维,注重推理判断、开门见山和具象表述,明显有别于中国话语的整体、形象和辩证思维。 由于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和西方话语都依靠大众媒介承载和传播,因此这三种话语并非是完全分隔状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官方话语的发布也开始由传统媒体向网络等新平台延伸,西方话语也得以广泛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当前的公共话语表达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多样化、渠道复杂化以及秩序无序化的特点。借助于网络平台,三种话语在公共舆论场中不断进行互动、碰撞与融合,没有哪一种话语可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形成了当前中国公共话语面临的新型舆论生态——官方话语、民间话语与西方话语三足鼎立的时代正式来临。 话语权力的扩散,使得传统模式中的官员、专家等权威性信息发布者不再能够对信息形成有效控制,从而政府因信息垄断产生的传统权威面临迅速消退的危险。官民之间的话语鸿沟以及中西之间的话语碰撞不断加剧,对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当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娱自乐、自我调侃甚至恶意中伤的方式对极其严肃的话题进行反向解读时,更多地反映出了对官方话语体系的不认同和不认可,国家形象与政府公信力不断受到侵蚀。在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西方话语的不断碰撞中,官方话语逐渐式微,出现“官方-民间”、“官方-西方”话语两个脱节。 官方话语危机四种表现 造成政府话语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官僚主义痼疾,主要体现有四: 一是形式主义。官方话语往往“打官腔,唱高调,搞形式”,具体表现为文山会海、八股文风、空喊口号、官话、套话、假话、空话、大话、废话等,被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在机关内部,上演“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样板戏”,“上面慷慨激昂,下面睡倒一片”;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形式越搞越繁琐,就是落实不了”。 二是晦涩难懂。话语作为有效沟通的载体,不仅在于表达,更在于被理解。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不断增强,很多政府文件运用了大量专业术语,导致普通公众难以理解,比如财政预算信息;另一方面,官方话语往往通过弦外之音的微妙形式来迂回表达不同的利益与政治诉求,而这些套话并不是能够被轻易解读的,也很难让外国人理解,尤其是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这些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拉大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使得官方话语被进一步边缘化,而如此的信息公开无疑沦为另一种形式主义。 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压制舆论。当前,公众的知情权仍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面对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府形象或是社会稳定的考虑,采取简单粗暴的形式封锁消息、压制舆论。由此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冲突。在网络时代,这种传统的舆论控制方式显然已经失效,如果政府在敏感性问题上继续持沉默、回避甚至压制态度,必然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四是一些官员不负责任。官方话语的生命力在于其正当性和合法性。然而,一些官员却不断语出惊人,比如宜黄县官员的“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重庆江津区区委书记的“跟政府作对就是恶”,郑州市规划局官员的“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等等都引起轩然大波。这些话语的背后,隐含着某些官员因权力骄纵而带来的话语权滥用,折射出的是一种异化的官场生态和失范的公权力格局,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伤害了公众情感,助长了日益突显的“官民冲突”。 探求官方、民间、西方三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 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以及西方话语之间的博弈,反映出的是公共权力秩序的变迁。在官方话语面临挑战的同时,多重话语之间的互动也为行政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民间话语力量的崛起为民意表达开辟了平台,规模庞大的网民迫使领导人直接与草根对话,官本位传统有望突破;另一方面,西方媒体舆论促使中国以一种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来开展国际对话,以更加文明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通过有效的协商与沟通,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西方话语可以从博弈转为共生,共同促进公共政策的正向发展。 那么,如何将紧张的博弈、对抗关系转换为对话、包容的互动关系?我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对话的公共话语空间。 重塑官方话语,必须对民间话语和西方话语保持尊重并主动沟通,兼容并包、消弭矛盾。执政党要主动实施和完成从信息发布向信息解释的功能转变、从意见表达者向意见平衡者的角色转变、从社会守望者向社会对话组织者的身份转变,探求官方、民间、海外三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重塑官方话语,必须恪守公共利益至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12年,习近平同志对全党8300多万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警示。官方话语要为群众所接受并欢迎,一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二要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三要解人民群众之所需。这就需要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重塑官方话语,必须抛开“官话”,学说“民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虽然官民之间、中西之间的话语风格迥异,但并非铁板一块、彼此排斥。如今,“给力”、“正能量”、“出彩”等网络热词频繁出现在官方语言中,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要增强官方话语的亲和力,需要改变刻板的公文化风格,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与群众交流,彻底解决官方话语中的“党八股”问题,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重塑官方话语,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增加事件处理的透明度和表态的时效性,以抢占舆论主导权。在政府行销时代,要想重塑政府在主流舆论场的公信力,就必须学习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利用各种资源、各种载体第一时间还原真相,争取信息的首发权。(朱春奎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